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08年传播学试题点评

2008年05月30日 来源:中国传媒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总体来说,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的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试题难度适中,是一套比较中规中矩的试卷。考卷所涉考点,兼顾了基础知识、重点理论和实践问题两个方面,既考查了考生对传播学的基础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又要求考生对某些重要理论问题有深入理解和把握,同时还要求考生必须对相关的传播实践有所观察和思考,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现实问题进行符合逻辑的阐释和分析。下面就这套试卷的特点及其对2009年考生的启示作一简要分析。

  一、2008试卷整体分析

  无论是《重点热点难点50题透析》还是传媒考研网考前必会20题,以及中传强化班和点题班的辅导课程均曾对本次考试所涉及的相关重要考点有过充分的提示和分析讲解。这里结合试卷特点逐一加以分析。

  1、名词解释部分,均是较为简单的基础概念,没有出现十分生僻的考点。按照一般的出题规则,名词解释部分一般会涉及基本的几类概念的考查:人物、研究方法、重要理论概念等。纵观历年试题,这三类名词类型是必考的。今年亦不例外。因此考生要对基本的概念范畴加以认真复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尤其要做到全面覆盖,不能有所遗漏。

  2、在简答题部分,两道题考查的全部是芝加哥学派。这一考点在考前必会20题中是着重提醒考生注意的,在强化班和点题班的辅导课程中,我们也着重强调了这一考点的重要性,并就其相关知识和理论背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提示。总的来说,这两道题虽然涉及同一考点,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一道题着重要求考生概要性的总结归纳芝加哥学派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观点,尤其是对传播学而言,这一学派的贡献何在。因此,不需要深入细节的回答,而只要把握主要脉络和线索。但第二题则不同,它涉及到芝加哥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帕克的研究主题,因此就需要把握人物本身的背景及其理论发展。所以,它实际上还考察了传播学史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对帕克这一人物的活动有所把握。两道题目的差异,说明同一个知识点可以有不同的考查角度,可以从总体上考查,也可以从细节局部上进行考查。

  3、在论述题部分,前两道题我们在考前20题以及辅导班课程中都着重加以强调和提示分析。第一道题目考查的是制度问题。这是向来的考察重点,这两年的试题尤其开始注重传播制度问题。这一趋势应该不会改变。第二道题目则将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加以结合,整合了受众理论、媒介事件理论与奥运会这一热点事件。这样的考查方式能够较为全面的考查考生的理论基础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这种出题方式也应该引起考生的注意。第三道题是一个说服技巧的分析题。这要求考生必须对说服研究的相关理论有较为熟悉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解读分析,最后作出归纳总结。这种出题方式是第一次出现,较为新颖。但对基础知识扎实的考生来说,这种形式的变化不会构成解答题目的障碍。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