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特色培养让专业硕士“接地气”

2015年09月14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作为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合肥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培养与国际合作培养相结合、实践教学全程贯通、师生互选机制等特色培养机制——

  特色培养让专业硕士“接地气”

  合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12级毕业生唐中亚,没想到非“985”“211”高校毕业生进北京也会这么顺利。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他得到了北京市蓝德环保科技集团的肯定,一毕业就成为该集团的工艺设计师。

  作为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合肥学院在2012年开始培养工程硕士环境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并建立了校企合作培养与国际合作培养相结合、实践教学全程贯通、双导师制以及师生互选机制等特色培养机制。唐中亚便是此项制度的受益者之一。

  校外导师让培养更接“地气”

  当巢湖遇上蓝藻,如何妥善处理以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当粪便遇上蚯蚓,如何实现养牛场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合肥学院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受到不少环保企业的青睐。首届毕业生不仅实现了就业率100%,而且基本都在环境工程领域就业。

  “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并不仅依靠课本和实验室,而是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切实接触与环境有关的事物。”研二学生龚晨说。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合肥学院根据自身条件和国家需要,实行了“双进双培”制度,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为每一位学生量身配备一位校外导师。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教学到企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两位导师全程参与。

  首届毕业生慈娟的毕业论文关注了巢湖蓝藻处理问题,她的校外导师,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行政总经理韩蔚对这个选题十分支持。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安徽环保第一线的企业高工,他认为巢湖水华蓝藻的爆发及水质污染一直是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研究过程中,慈娟研制出蓝藻火锅燃料饼,目前此项产品已申请专利并投入生产,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合理结合。

  “私人定制”使教学充满活力

  虽然有了这些校外合作实体和导师,校内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对学生的学习依然盯得很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设定条框,让学生自己选择毕业论文选题,鼓励他们提出想法,表达观点,而我们只负责引导或适当更正。”学校化学与材料工程系教授吴缨说。

  2013级硕士研究生徐芳丽对此深有感触。2013年7月,徐芳丽决定与班上其他同学一起进入合肥市环保局实习,进行环境监察勘探研究。工作一段时间后,徐芳丽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项工作,她向导师岳梅袒露心迹。与导师进行一番沟通之后,徐芳丽重新选定了毕业论文选题,成功进入合大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实习。在业界导师韩蔚的指导下,现在的徐芳丽对公司各项工作流程已轻车熟路。谈及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她自信满满,“现在已有数家企业衔来‘橄榄枝’,实践经历是简历上最‘吸睛’的部分。”

  针对部分本科阶段非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校内导师会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推荐他们到与自己本科专业有关的环境工程机构或企业实习,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孙大伟本科阶段学的是电子专业,吴克导师根据其具体情况推荐他去合肥市劲旅环卫设备有限公司做智慧环卫方面的研究;侯亮本科阶段学的是物流管理,杨学春导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意向和兴趣上,建议他参与与物流相关的环境工程方面的研究。

  国际合作为专硕培养插上翅膀

  德国是如何利用可再生资源的?韩国的垃圾是如何分类和处理的?这些都是合肥学院2013级研究生们在今年3月11日举行的国内外游学总结交流会热议的论题。作为中德合作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高校,合肥学院国际合作氛围很浓,常年有德、韩等国教师、学生来校进行访学,环境与工程专业更是学校国际合作的重点专业之一。

  根据该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以及学生的专业成绩、英语水平及研究兴趣,学校每年都安排研究生在第三学期进行为期2周的游学。为此,合肥学院设立了学生出国游学专项经费——出国(境)留学奖学金,奖励面为同届在校生的50%。2014年,8名研究生赴韩国湖西大学、天安市环境能源事务所、韩国电子产业环境协会、现代汽车公司(牙山工厂)污水处理厂参观游学。5名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应用科学大学、罗斯托克大学、施特拉松德应用科学大学、云德生物能源村、弗劳恩霍夫研究院等游学。

  邓飞飞便是赴德游学的参与者之一,短短两周时间让他感触颇深。“德国人严谨的生活态度,那种深植内心的环保意识,的确让人震撼。”在采访中,他谈及了在德国期间经历的一个小故事。“记得在地铁上,我准备将吃剩的苹果核丢进垃圾桶,遭到了同行德国教授吕文的反对。他告诉我地铁站里没有可以回收果核的垃圾箱,他顺手将果核放入了随身携带的可回收塑料袋中,到了实验室后,方才将果核丢入指定垃圾桶,伟大均由细节铸就。”

  像这样的故事,同学们在德国屡见不鲜。“回来后,我发现自己也会不自觉地关注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同行学生张文明在采访中告诉我们,两周的游学经历带来更深刻的影响可能是原有思维方式的转换,“这也为我们在未来的学习、科研方面指明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