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金融硕士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端人才

2013年10月30日 来源:中国社科院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上各项新措施的推进和改革的深化,人才问题、尤其是中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问题日益凸显,面对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欠缺足够数量与质量的人才与之相匹配。虽然国内高校每年各类金融研究生项目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在课程设置上仍然更接近国内传统意义上对金融概念的理解,更侧重银行利率、证券市场、货币汇率等宏观方面,培养模式也表 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不尽合理的课程体系与相对陈旧的培养方式使学生缺乏良好的职业实战经历,培养质量很难满足金融岗位的要求,也难以适应行业国际化的竞争。

  反观国外金融高端人才培养方式,金融硕士项目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银行业、保险业等,故欧美商学院在课程设置上都强调以实践为导向,以培养岗位所需的人才为主要目标。欧美各大商学院注重从优秀的商业实践者中选拔学生,每个被录取的学生都必须经过专门的面试,以检测申请人的语言 能力以及潜在的领导力。金融硕士的课程体系则充分体现华尔街等金融市场最前沿的发展趋势,各类金融产品、操作方式和规则从市场进入课堂的时间堪比新闻报道。学生不仅要完成学校要求的必修课程,还要参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目的就是要提升学员处理实际问题、团队协作及领导的能力。此外,更有理论学习 与体验式教学的紧密结合,很多商学院设置模拟金融产品交易市场和相关指数,学生在学术和实践导师的指导下担任操盘手,直击市场的变化和风险,从而提升实践技能、把握市场波动与风险的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都能很快适应各类金融岗位。美国的著名商学院正是通过高质量的教育,无处不在的研究与实践资源每年吸引大 量国际学生就读。

  针对上述情况,最先做出调整的是国内知名商学院的MBA项目,诸如中欧、长江、清华、上海交大等院校在原有MBA的基 础上,借鉴欧美商学院模式,开设了金融MBA或金融EMBA项目。这类项目比较注重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在培养方案中也会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一 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金融行业对中高端人才培养的需要。但同时,这类项目并非完全意义上金融硕士,如果学员本身不具备一定的金融专业功底,仅通过项目培养体系中部分金融课程的学习,在短时间内很难成长为真正的职业金融操盘手。而且这类项目往往费用较高,将很大一部分有志于金融行业或个人职业进阶的青年才俊挡在了门外。

  金融是未来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行业之一,培养适合本土发展、具有实干能力的金融团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一条必经之路,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目前中国的金融硕士培养项目中,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入国外一流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类项目往往直接引进 欧美知名商学院的金融硕士培养体系,注重行业实践并面向就业,在课程设置上也体现出更加关注包括期权与估值、衍生产品、投资与风险、公司治理等微观应用领域的特色;在培养模式上往往采取在职学习,使学员将商学院的知识理念与金融行业的实践紧密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学员则可以通过合作办学金融硕士项目实现不 出国的留学,全面接触前沿的教学与职业理念,以及权威的实用教材,深入了解国际金融业发展现状变化趋势,全面掌握当前国际金融运行中的基本规则和先进技 术,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国际化视野和综合素质。

  从长期来看,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金融硕士项目,一定能够培养一大批既通晓我国现行宏观金融体制与微观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又扎实的掌握国际金融市场理论和实践技能,并能够从全球视角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国际化人才。由此形成的金融行业精英团队不仅能 够满足中国的发展需要,也能够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