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服到婚纱,西电研究生学霸情侣说:最浪漫的事是一起科研

2018年06月22日 来源:澎湃新闻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校服到婚纱,从青涩到成熟,陪伴让彼此成为最好的自己。西电研究生学霸情侣,最浪漫的事情,就是一起科研,从青丝到白发。

张心亮,男,电子工程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2011年考入我校电子工程学院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本科生;齐悦,女,电子工程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2011年考入我校电子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

2015年两人并肩保送至电子工程学院姬红兵教授团队,2016年二人双双获得硕士国家奖学金。研究生期间两人曾获校“一等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及多项社会奖学金荣誉,分别作为“研究生创新基金国际交流项目”获奖者,代表学校参加国际会议。科研成果包括SCI论文一篇,ICASSP信号处理顶级会议论文一篇,国际会议论文四篇,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四项。目前两人均被美国维拉诺瓦大学录取,获得全额奖学金资助,攻读博士学位。

课业学习,勤奋铸就优秀

科研的过程就是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求,扎实的基本功是科研坚实的后盾。两人相识之前,双方都对知识垂涎若渴,相识后,二人默契地早出晚归,清晨品尝丁香食堂的第一份豆腐脑,夜晚陪伴C楼或是图书馆A区的最后一束灯光。认真学习功课,为二人顺利保研奠定了基础。课业之外,两人挤出时间学习钻研感兴趣的领域。从电路分析到硬件编程,他们收获了百余页密密麻麻的学习心得,为研究生期间从事科研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虽然读研期间科研的大方向是信号处理,与先前的学习内容有所出入,但积累的广泛知识在二人参与的项目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得研究课题由信号处理这一中间级向前及向后延伸。广泛的学习与扎实的功底,是两人科研迈向优秀的助推器。

科研路上,交流碰撞火花

在电子工程学院朱明哲副教授的指导下,两人在本科期间便开始合作,在以优异成绩完成课业的同时,共同义无反顾地扎进信号处理领域研究的海洋。两人在大三就以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共同发表一篇国际会议论文,与众多行业顶尖前辈的第一次接触使他们坚定了日后从事科研的动力与信心。科研过程中不能缺少合作,而思想的充分交流就是灵感的源泉。攻读研究生期间,在看似枯燥的科研中,张心亮和齐悦取长补短,协作配合,在枯燥中挖掘宝藏,在黑夜中欣赏繁星。针对所研究的课题,在方案的不断提出、证伪、修正、再提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逐步趋于良好、逼近优秀。科研上无障碍的思想沟通,使得他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打破束缚自己的壁垒,不断进步。如今,两人即将研究生毕业,已在听觉感知、时频分析、发射机干扰分析、民航个体识别等多个课题中收获了累累硕果。

工作当中,态度决定高度

“严谨,是姬红兵教授团队的基本要求。这份态度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己。”采访时两人对于团队的理念都十分肯定,非常感激人生黄金时期能遇上一位工作上有高要求,但自始至终心系学生的好导师。“姬老师不仅雕琢我们的研究成果,也在斧正我们本身,让我们能以更加端正、客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此外,非常融洽的师生以及师兄弟关系给这个团队带来了学习与研究的良好氛围。在与老师、师兄弟深入地交流探讨中,充分结合多个领域的方法与思想,借他山之石获得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团队的科研氛围对他们的工作学习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导师评价:

实验室团队导师、电子工程学院朱明哲副教授:“最美好的科研关系,是相互成就。单纯的科研心思,淡然的功利心态,无间的相互合作,两位年轻学者创造了一种理想且在现阶段难以复制的科研模式。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去功利化的科研态度,成就了他们几乎最大功利化的科研结果。”

导师寄语:

“一杯好茶,在好山好水中栽培采摘,配上上等工匠师父手工打造的紫砂壶,用心的人再细细品味其中的道。每一个步骤都精雕细琢,每一个细节都付诸匠心功夫。做学问也是同样的道理,对待科研和学习要低调务实,踏实苦干,走向社会后踏踏实实,严谨认真,切勿急于求成,方能享得长远。” 毕业之际,张心亮和齐悦的导师,电子工程学院姬红兵教授为他们做出寄语,“希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努力!”

(通讯员 邓鉴 李昱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