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翻译(本科(普通教育)类) |
专业介绍: |
翻译专业(本科)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一、专业介绍 2003年,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中国民办教育拓荒者、教育家丁祖治先生创办了翻译研修学院,首任院长为西安翻译学院董事长丁晶。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翻译研修学院设立翻译本科专业,成为西北地区首家开设翻译专业的民办高校;2014年,翻怪专业确立为西安翻译学院重点发展的“示范性特色专业”,并积极推行“卓越翻译人才培养计划”;2017年翻译专业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1 月3日,翻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唯一一所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民办高校。 翻译专业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为平台,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系统/体系)为辅助,创建“理论教育+项目实战+企业实践+专业竞赛+职业证书”五位一体教学模式,实施“校内实践评价+企业评价+学科竞赛指导评价+职业证书评价”四级联动反馈评价机制,营造“理论实践一体”的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翻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西安,服务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英汉双语基本功、翻译专业知识和必要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翻译方法和技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能够胜任相关行业口、笔译等语言服务及国际交流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主干课程 翻译理论与实务、中国文化外译、翻译实践、联络口译、视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高级汉语写作与思辨 四、专业特色 翻译专业立足西安,服务陕西,面向地域发展新格局西部,以素养教育为着眼点,将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融入专业建设,优化专业内涵。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按照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强化终南文化、中非文明互鉴、延安时期国际传播翻译的专业特色和内涵。 完善课程体系,培育一流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成果导向为基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紧抓双语基础和专业素养培养,形成系统性及创新性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突出课程要素的衔接性与一致性,实现翻译教学系统性转变。通识课程重在构筑专业学习基础框架,引导学生构筑正确的荣辱观、文化观、历史观,理解、认同并遵循社会核心价值、基本共识和规则的公民素质;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力与表达力、英语文化的感知力、英语国家与社会的认识;专业教育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翻译知识、双语知识,认识汉英语言文化差异,了解中外社会文化,了解翻译及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与规范;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文本校对能力、语料搜索与筛选能力、自我评估能力、文化输出能力及翻译思辨能力;坚定学生文化自信,提升语言服务意识、跨文化交际素质、职业道德精神及文化自豪感;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译的意识与兴趣,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精细化教学,内涵式发展。以成果导向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育环境升级为支撑,实施过程型、项目式课堂教学,落实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促进本专业教学的内涵式发展,增强专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班级导师制”、“专业教师小组辅导制”、“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导师制”,在小班授课的基础上夯实精细化教学,加强师生课后互动沟通,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搭建省级校企协同虚拟教研室及省级译创语言服务现代产业学院,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采用成果导向型虚拟教研模式,结合地方语言服务行业需求及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围绕课程思政、高层次教学改革、教学竞赛、教学成果评奖、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成果,借助优势资源,构建教研空间智力群落。整合数字化教研资源,本着“协同发展、引特培优、资源共享”的建设思路,采取“协同开发系统化和网络化的专业资源库”的策略,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视频、电子课件、习题试题、教学案例、翻译实训项目库等资源。 五、人才培养质量及就业前景 在校学生获取语言能力等级证书及翻译职业资格证书达标率为70%。2017年,15级翻译专业学生杨鹏楷随从习近平总书记出访越南参加APEC 峰会。近年来,学生专业赛事获奖累计186项,国家级32项,省级107 项。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0%以上,主要以语言服务企业为主体,通过电话、互联网及问卷调查等形式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回访,普遍反映学生在语言能力、翻译思辨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方面表现突出。考研人数及录取率逐年上升,毕业生考取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英国利兹大学、约克大学、爱丁堡大学、阿伯丁大学、赫瑞瓦特大学、诺丁汉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昆士兰大学、纽斯卡尔大学、莫纳什大学、莱斯特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外交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苏州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上海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