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联盟获官方肯定 花样频出为哪般?

2011年11月28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民日报报道:2003年,我国开始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全国首批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高校仅有22所,到2010年,自主招生院校已达76所,这一数据占大专院校数量的7%左右。

  “校长推荐”、“新百年计划”、“圆梦计划”……最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相继推出了今年的部分自主招生政策,“三代之内无大学生”、“一本线录取”……这些招数除了吸引人眼球外,诱人的条件也一再突破“底线”。

  但自2009年始推出的“北约”、“华约”等自主招生联盟政策却犹抱琵琶半遮面,迟迟未出。而此前网络热传教育部将取消自主招生联盟政策,也有媒体报道称,其实教育部并未叫停,但要求联盟成员不能再扩大。

  三大联盟受肯定

  11月22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2012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通知》,明确了“继续探索部分试点高校联考”。

  各大高校“纠结”于联盟政策坚持与否,索性“按兵不动”,也许近期将会随着《通知》的到来而蠢蠢欲动。

  据介绍,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关于自主招生的政策说明,各高校都要按照“大方向”,在“不越线”的前提下做出调整,制定适合自己的规则。

  自2003年起,部分高校开始试点自主选拔录取。2010年以来,北大、复旦等校结成的“北约”、清华、上海交大等校结成的“华约”以及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工科类高校招生联盟相继成立,自主招生以校际间联考的方式进行。

  时至今日,仅有北大、清华、人大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公布了其2012年特殊自主招生政策。

  选综合还是选特长

  虽说是“自主”,但是强调综合素质还是专业特长,或二者兼有之,在各高校中有着不一样的政策。

  清华大学有专门针对综合素质与特长生的“领军计划”与“拔尖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直通车计划”有着类似的表述,“综合素质高或具有某方面特长”;北大“校长推荐制”则要求“综合素质全面,学科特长突出”、“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5%以内”。

  北大招办负责人解释道,德智体美综合评价,仍然要考察学习成绩。即使在西方国家,学生学业成绩也仍然是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引起关注的是,“孝道”、“德育”的说明首次推向台前。6月份出台的北京大学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细则中,“不孝敬父母者不得被推荐”的条款引起热议。

  北大招办回应称,“是否孝敬父母并不需要做特别复杂的考核,哪怕只是简单的面试考察,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4个月后,“德育”实施也有了“标准”,10月24日,北大招办对外发布《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面向获得2012年推荐资质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发放,要求记载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自身的诚信承诺、一般个人信息、成长历程要点实录等。以作为当年“校长推荐”和自主选拔录取的重要依据。

  向农村倾斜

  引起关注的不仅仅是更注重德育,10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圆梦计划”招生政策甫一出便激起千层浪。

  公众质疑,“圆梦计划”被推荐的学生家庭原则上必须是“三代之内无大学生”,似乎又将导致新的不公平。

  今年的《通知》指出,试点高校在确定拟参加本校考核的申请考生时,应“向农村地区中学或申请考生适当倾斜”。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户籍学生越来越难进入高校尤其是一些名校。

  数据显示,2011年高考录取的农村学生约占30%,其中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比例不到两成,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学生占1/3,清华大学来自县以下的学生不足两成,而上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的农村生大约占1/2。北京大学2010年生源中来自农村的只有一成。

  事实上,呼吁对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偏远地区进行倾斜已不是新鲜事。

  在2009年北京大学推出校长推荐制时,首批试点学校仅在39所优质中学进行,引起不少的批评声。在第二年的政策中,扩大到全国161所中学,特别强调对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学生给予关注。

  今年,清华“自强计划”直接面向农村贫困地区,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县级及以下中学,均可推荐1名学生参加选拔,最高可获60分降分录取优惠。人大的“圆梦计划”更是将要求降到了本省一批录取控制线。

  据称,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三所名校正式加入清华大学发起的自主招生“自强计划”。

  学生多想吃“定心丸”

  袁昊来自陕西,2006年高考考了650分,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得到30分加分进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

  “加分的多少是看面试时的表现,自主招生政策的加分给我的只是冲击高考的心理保障。”她说。同学孙伟丽这样评价袁昊,“学习成绩年级前五,适应能力很强,刚开学就加入到话剧社,演过很多话剧。大一时还是班长。”

  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中学历史教师郭艳芬表示,“自主招生适合比较个性的孩子,他们在高考中可能难以获得高分达到名校录取分数线,但他们在另一些方面却很有才华。”

  记者随机采访的10多名通过自主招生进入高校的学生,大部分学生表示加分多是想增加心理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大一学生陈圆是自主招生的幸运儿,如果当年没有9分自主招生的加分,她就要与人大失之交臂了。

  清华大学法学院研二学生张裕欣回忆,从高三上学期开始有月考,学校推荐是按名次来排列。“加分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

  “我的志愿是北大化学系,我在年级600多个学生中排100多名,考北大会有一些压力,希望通过自主招生获得加分。”正在人大附中上高三的男生小费说。

  在人大附中主管德育的乜校长看来,“自主招生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自主招生花招会扰乱学生的高考复习心态。”

  也有人对自主招生政策的公正性持怀疑态度,南充市一位高三学生家长王欣担心存在暗箱操作。 



1 [2]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