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出发,看专业的选择

2022年06月23日 来源: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2高考已落下帷幕,经历了人生大考的高三考生,终于可以卸下紧张备考的负担,在高中时代最后一个暑假放飞一下自我。但考生们还不能完全放松,高考后,选专业、填志愿是你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关于选专业,你或许有这些疑问,高校招生专业有哪些?有哪些途径可以了解职业?专业与职业有哪些联系?毕业出来做什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助力考生和家长选专业!

一、了解职业世界

“职业”与“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你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也可以终为始,先对的职业进行初步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将我国职业分类体系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型职业增多,职业数量远超出职业分类大典的范畴。自2019年起至今,人社部陆续公布了近百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集中在高新技术、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图片1_副本.png

新型职业的诞生,正是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目标。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主要聚焦“12个强国”:促进“制造强国、航空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落实“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强化“质量强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重大科技战略方向。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给未来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很多职业对于未涉足过的同学来说,可能就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职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每天的具体工作到底做什么?这些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为例,作为2019年人社部公布的13个新职业之一,经专家论证、社会公示确定该职业是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算法、深度学习等多种技术的分析、研究、开发,并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设计、优化、运维、管理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如下图所示。

图片2.png

此外人社部公布的其他公布的新型职业都有具体的工作内容介绍,对这类职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人社部网站进行查询。

除了官方定义,想了解更多具体的职业现状,建议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职业信息相关的数据库、学术论文。如了解人工智能相关信息,可以查看国家统计局对行业薪资发展情况的解读、最新发布的行业发展蓝皮书等。关注职业相关权威专业网站、论坛社区,获取相关专业人士的解答。咨询在职人士,包括具体的工作时间安排、在相关行业领域的人都具备怎样的能力和性格特征?什么样的专业教育背景对于这类职业会有帮助。整个职业领域或行业的薪资水平是怎样的?3至5年行业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影响这个行业的因素有哪些?从哪里可以获得相关专业的信息?

二、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联系

大学里的专业设置与未来职业需要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大学的专业学习与将来的职业选择也是两码事。所以在选专业时,既不能不顾将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盲目选专业,也不能将选专业与选职业简单地画等号。

据教育部2月公布的数据,2021年度3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前共有12个学科门类,703个专业。

在众多专业中,有些学科专业与职业对应路径是清晰的,比如教育学面向教育相关行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数成为教研人员、教师等;医学主要培养医疗行业人才,想成为医生就必须有临床医学、中医学……等专业学习背景。

但大多数情况是,一对多或多对一,专业和职业之间相互交错着。读了某个专业并不能确定能从事什么职业,只能说读了某个专业能找某一类工作,我们的未来也不应被某个学科专业定义。例如,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并不唯一,理论研究、数据分析、软件开发、金融保险、教师等等都是数学人才可以涉足的领域。

如今,交叉学科的发展使得专业与职业一对多的情况更加普遍。很多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培养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将传统的工科、文科、农业、医学等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例如空间科学与技术就是在物理、化学、地球科学以及计算机、信息等专业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交叉学科,研究地球、大气、太阳系以及行星范畴的科学问题,顺应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等任务的开展下,我国对空间科学人才的大量需求。

三、探索自我职业目标,助力大学专业选择

在了解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后,选专业时还有几个疑问需要解决。除了分数和位次,你是否喜欢这个专业?你是否擅长这个专业?毕业后你是否愿意从事相关的职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职业目标出发。

虽然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未必代表未来的职业,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做出适合的专业选择,那将为我们一生的事业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只有确立了职业目标之后,有努力的方向,才会有动力去追求,明确职业目标也更有助于选择专业方向。

那么如何设定职业目标呢?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自己的兴趣、实力等各方面定位得越准确,在志愿填报的时候目标性就越强,就越不容易出现偏差。在高中阶段,有同学对自己的兴趣并不明确,或者认为尽管在这个阶段有感兴趣的事,未来难免会随着各类因素有所变化。但至少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不擅长不喜欢的事,划定自己能接受的兴趣范围。然后在兴趣范围里,了解有哪些专业,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是否愿意从事相关职业?

另外,确定职业目标还可以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和实际情况(家庭、学习、教育、性格、特征等)。设定职业目标时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1.如果考虑前途、社会评价等各种因素,你希望能从事怎样的工作?

2.为什么设定这个职业目标?

3. 学习哪些专业或掌握哪些技能可以更快的拉近与职业目标的距离?

4.你的职业目标大体上分为几个阶段?

5.大学四年你有哪些具体目标?

6.毕业后三至五年内你会做些什么?

认真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职业目标也基本明晰了,那么你离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更近一步,在读完大学后,不会再为选择了某个专业后自己能干什么而迷茫、为就业问题焦心。

最后,祝今年高考的考生们都能被录取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所学即所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