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管理人才稀缺

2016年08月26日 来源:人民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剧院管理人才总量缺乏、经验雷同、理论不足及创新不够,成为制约剧院发展的重要原因。

近10年来,各地兴建的现代化剧院硬件不断升级,功能不断丰富,在剧院硬件优化的同时,优质剧目资源仍然比较缺乏。那么,怎样才能吸引优秀剧目来到剧院?良好的管理运营非常关键。剧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需要依靠良性的剧目运营来维护和提高,这就对剧院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剧院管理人才稀缺已成业内共识,总量缺乏、经验雷同、理论不足及创新不够,成为制约剧院发展的重要原因。

剧院是综合性的艺术机构,完整的剧院管理体系涉及艺术的生产创作、推广传播和市场营销等诸多方面。剧院管理人才除了需要具备舞台艺术方面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在剧目谈判、市场运作、企划营销等方面有相当经验,既需要有艺术管理方面专业理论的支撑,更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揣摩提升。具体来说,剧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确定演出季剧目,而剧目的确定往往需要提前两三年,这就需要管理运营人员具有一定的资源储备和题材敏感度,同时要对剧目的艺术质量有所把控,在成本控制和票务赞助方面早做规划。仅以剧目管理为例,目前国内熟悉剧目生产和营销管理的优秀人才不多,而且大多聚集在一线城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剧院。

国内一些艺术类院校数年前就开设了艺术管理专业课程,但毕业生数量不足以满足各大剧院、院团和文化机构的需求,而且毕业生往往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能马上进入角色。不少剧院目前的管理团队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的状态,剧院管理缺少理论支撑,如果管理升级就会碰到专业知识缺乏的障碍。在国际演出领域,很多艺术机构都有常态化的专业培训,一些演艺机构与高校、剧院、演出商等共同打造有针对性的管理实战课程,一方面可以为初出茅庐的新人提供专业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剧院从业人员接受理论提升,熟悉与剧院管理相关的其他业务。这可为他山之石。目前,国内剧院管理人才培养还在摸索阶段,虽然常常邀请国际知名剧院的资深人士专程授课,但国内的演出经验毕竟与国外有一定的差别,实战操作也不够“接地气”,距离培养出了解演出生产规律、懂得舞台技术、精通项目管理的人才的最终诉求差之甚远。

剧院的硬件建设三到五年就能完成,但管理流程可能需要十多年的良好运营才能步入正轨,剧院专业人才的梯队建设跟不上硬件建设,是考验剧院经营者的现实问题。近几年,不少大型剧院已经意识到这一情况,不仅有从一线城市剧院向二三线城市剧院输送人才的梯队计划,也有让艺术团体管理剧场的案例,后者既解决了节目资源问题,也解决了管理团队问题,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是这方面较为成功的案例。但这些经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原样复制的,无论哪一种管理方式,都会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剧院还需在实际建设中,结合自身定位,摸索出适合的管理运营模式。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地大中型剧院的建成开幕和人才培训的不断升温,剧院管理人才未来将会成为文化产业中备受关注的焦点群体。(漫画 徐鹏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