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焦虑症”,怎么医?

2013年10月11日 来源:光明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一轮就业季开启,对找工作的焦虑,正从高校毕业生传导到学生家长、未毕业学生身上——

今年上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随着秋季新学期的开始,新一轮“就业季”再度来临。企业、单位和大学生,又开始奔波于校园招聘现场。今年“就业季”是否会延续“就业难、招聘难”的双难状况?什么样的学生才容易在就业市场上受到青睐?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招聘人员、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和学生。

“焦虑症”和“强迫症”

“孩子毕业了,作为家长,你最关心什么?”在接受采访时,众多高校毕业生家长表示,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就业。看着孩子到处碰壁,家长也没闲着。在一场招聘会的入口处,贴着招聘单位信息一览表。在这里记者遇到了一位老妈妈,她戴着老花镜,拿着本子专注地做着笔记:“中环电子、三星都有和孩子对口的职位,这几个区,我都得跟着孩子去看看。”

“孩子们日子好过了,也为我们争了一口气。孩子就业难,我们更着急。”家长谢祥说。谢祥的话也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就业焦虑症”正从毕业生群体,蔓延到家长。

湖北黄冈的小伙子斌斌,7月2日前往广州找工作,15日回到家中后闭门不出。怕儿子出意外,母亲郭女士请来开锁公司,开门后却发现,斌斌正安然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此后一个月,斌斌不出门、不说话,白天蒙头大睡,晚上玩游戏,连饭菜都是父母送到房里。“这孩子平时就内向,没找到好工作,受打击挺严重的。”郭女士焦虑地告诉记者。

国庆假期,在某民企招聘周的现场,记者遇到了高校本科毕业生小郭。小郭说,他已经参加了一些招聘会,海投的简历也不少。小郭半开玩笑地告诉记者,最近因就业焦虑,自己可能患上了“信息强迫症”,他每天照着报上的招聘启事向用人单位发求职简历,24小时开着手机,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上网查看邮件、看看手机。现在不这么做,就觉得心里不安稳。

提前海投简历,到处跑招聘会……值得注意的是,耳闻目睹师兄师姐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还没到毕业季的在校生群体也提前出现了“焦虑症”。今年大三的徐诗婷,暑假期间特意从黄冈赶往武汉,参加国际贸易培训班。“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了,两年国贸课程,感觉完全没学到东西,我得为未来的就业早做准备。”徐诗婷说。

“学校没上的课,需要在社会课堂补齐”

“有没有工作经验?”“工作都没有,哪来的经验?”,毕业生找工作时,往往都面临这样的尴尬。“学校没上的课,需要在社会课堂补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张克华说。

其实,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方向,对未来认真规划、踏踏实实前行的学生,并不需要太焦虑。面对就业市场,仍有不少毕业生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七月毕业的黄小松,已是一名月薪4000元的管理培训生。倒卖过旧书、办过培训班、开过两次餐馆……多次创业经历,令多位公司老板对他刮目相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专科生谢勇,还没毕业就已成为一家外企硬件研发部的经理。在校时,谢勇自费参加校外培训,提前接触计算机编程技术,先后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和智能汽车竞赛工作室,还多次尝试创业。进入大三,谢勇投了20多份简历,最终拿到15家公司的录用通知书。

毕业刚一年的李伟东,现在已是中铁航空港集团的资深技术员。每天顶着烈日工作,他毫无怨言。他说,自己当初考进大学时就定下目标:主攻施工技术,毕业三年后当上技术主管,十年当上项目经理。与此同时,通过课余时间的学习,李伟东考到了10余个专业证书。“知识的更新速度太快了,只有不断充电才不会被社会抛弃。”

武汉科技大学的付文杰,同样在入校时,就为未来做准备。大一时,他揣着仅有的200元,来到花卉批发市场。50多盆小盆景,开启了他的创业梦。随后,他召集有意向的同学组团,做服装生意、开餐馆……尝试过不下100个创业项目,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模式。今年刚毕业的付文杰,已拥有5家公司,公司年销售收入8000万元。

心态问题不可小视

湖北姑娘小王已经毕业两年。两年间,她换了13份工作,最长的干了两个多月,最短不到一周,目前还处于求职状态。问其原因,小王掰着手指数落以往老板的“罪状”:公司食堂饭菜差、同事不好相处……小王的母亲说,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不喜欢的,做事也不开心。“反正我们又不靠她拿工资养家。”王妈妈说,让女儿舒舒服服过日子最重要,不想让她有半点经济压力。

华中师范大学就业指导处处长曾浩分析,大学生应将长远发展摆在首位,不要过度看重当前待遇。“初入职场,不适应是正常的,如果一味逃避,求职者的受挫能力只会变得更差。毕业生要学会与企业一起成长,先就业后择业,学习工作经验。这既能体现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利于个人成才。”

张克华说,目前一些毕业生习惯以“知识分子”自居,认为到企业一线有失身份。这种心态,使得一些求职者很难“下嫁”。“盲目追求待遇高、工作稳定,却不考虑自己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张克华说,大学生在择业时,职业本身的价值是需要考虑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是否适合。

“市场想要包子,高校却送来面包”

“市场想要包子,高校却送来面包。”“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才。”……不只一位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对记者这样说。

其实,这种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的不匹配,让许多企业难受,也让毕业生们头疼。以前的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同样不容乐观。魏毅曾就读某高校金融学专业,“高考报志愿时同学、老师和家长都说金融好,学出来可以成为经济管理类人才,我们班还有一些当地的高考状元呢!”魏毅说,当时坐公交,路过金融街,看着两边林立的金融大厦,她憧憬有朝一日也能融入其中。但现在,魏毅所在学校金融系的130余名毕业生,签约率不足一半。

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应去指责毕业生。对这种不匹配,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分析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转型,人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但相比之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步子却是缓慢的。“按照原有培养方式,在企业眼里,毕业生就容易被视为‘没本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夏力说,人才只有符合市场需要,才会有立足之地。他认为,改变目前的情况,需要“双向行动”。高校专业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可适当缩减理论课程,增加技能培训。学生也需多学习专业技能、增加实习经验。

在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梅志罡看来,人才供应链要从前端学校教育抓起。“大学应当预测社会需求,专业调整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专业结构调整的预见性。必须改变高校办学定位趋同、学科专业趋同的状况,考虑对部分发展乏力的学科或专业逐步建立退出机制,找到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完美契合点。”(记者 夏 静 光明日报通讯员 柳时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