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一路向好:高级蓝领逆袭最难就业季

2013年07月23日 来源:北京考试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徐晗)2013年夏天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但“高级蓝领”的供不应求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记者从刚落下帷幕的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了解到,不少职校毕业生尚未毕业就被提前“预订”,在大赛上获奖的选手更是被大型央企高薪“收编”,职业教育已经代替学历补充,成为民办高校办学的主要导向。

  自考生小郭曾经在一所民办校学习自考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离校时虽本科尚未毕业,但在学校练就的过硬的实操技术使他很快被一家汽车企业相中,让他只投了一份简历就成功找到了工作。在一些已较好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民办高校中,毕业生就业时很少感觉到压力。如北京北大资源研修学院[微博]从2010年起开始研究并实施“全景式”教学新模式,坚持校企合作。该校的德国汽车维修检测专业、国际饭店运营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有的在企业实习时就被企业提前预订了。北京旅游专修学院抓住民航服务业人才缺口大的机遇,以就业为导向,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订单式”就业培养机制,把民航服务专业打造成学院的特色专业,毕业生每年都供不应求,毕业前就被各企业单位“瓜分”了。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应对紧缩的生源市场,不少民办高校转变办学观念,在专业建设上与同类院校实行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强化自身特色,打造品牌。而且这些民办高校管理体制灵活,根据市场和产业的需要设置相关专业,保持动态调整。如现代管理大学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

  逐渐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龙头,经、管、文、法、教、工等6大学科门类相互交叉、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北京吉利大学[微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专业具有比较鲜明的特色,受到企业和学生认可。

  实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多元化办学模式,也拓展了民办学校的就业窗口,把企业变成学校的第二课堂和实践锻炼场所,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增强今后就业的竞争力。同时,部分学生还可以在合作企业里实现提前就业。如北京中新企业管理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并通过实施自主研发的“职场化三维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等,为直通企业岗位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民办学校职业教育培养出的“高级蓝领”供不应求,从一个侧面传递出民办高校职业教育向好的信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