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选专业先问自己“目的是什么”

2024年05月22日 来源:北京青年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适应等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对话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元婕。她认为,选择大学专业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学生们应该根据个人情况,结合城市、大学层级等进行考量,同时关注国家需求、就业形势等多重因素后再做出选择。

存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北青报:您如何看待网上学生对本专业的吐槽?

郭元婕:学生吐槽自己的专业并非国内特有,也不是某个专业、某届学生才有的教育现象,而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高校的传统专业有一定稳定性,新设专业有一定灵活性。一般学生在选专业时,很难进行长期预测,所以会面临就业风险。

另一方面,学生层面可能存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我国高校、专业如此之多,个人想厘清所有专业后再做出一个全专业、全高校的最优选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实是,在选专业之初,许多人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和未来就业方向都只有模糊的认知。学生所学专业与未来的职业期许是否匹配则影响了大家对自己专业的评价。

人才培养须兼顾效率与稳定性

北青报:高校进行专业设置、调整,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郭元婕:国家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与每一个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年轻学子未来就业密切相关。国家人才需求与培养的匹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国的专业设置多年来一直处在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中。进入科技竞争白热化阶段后,人才培养周期越短越好。但本科人才培养至少有四年培养周期。在这种情况下,人才培养必须要兼顾效率与稳定性。

专业选择不能盲从

北青报:学生该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

郭元婕: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大家首先要问自己——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既不能推给家长,也不能盲从别人。其次,在专业选择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对人生的希望、个人需求、家庭的抗风险能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最后,在考虑个人兴趣的同时,也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只有把个人爱好和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匹配起来,才会是一个多方受益的选择。否则就难免面临四年本科教育结束无法稳定就业的困境。

总体来讲,选择专业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相对而言,一线城市、高水平大学聚集了更多优质资源,信息也更加丰富、流动。此前,网上流行的大学专业选择要素排序“城市发展水平、大学层级、专业实力”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适用于每个人。

北青报:一个人的长期发展与专业有多大关系?

郭元婕:一个人所学的专业决定了这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学校提供了相对更多的条件去积累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进入社会后更多依靠从业环境和个人努力去获得一些资源。如果在学校获得更多的锻炼,进入社会后就会减少磨合,发展更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