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择前要“七”了解

2015年07月20日 来源:高校招生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四、了解职业规划

今天的专业意味着明天的职业,意味着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和发展方向的选择。职业生涯关系到个人生活价值与意义,对于正处在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转换阶段的学生们尤为重要。据前些年调查,国内每年有约1/4的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没有“认真考虑,随便凑合”,有约2/5的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主因就是缺乏明确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有利于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有利于提升职业品质、促进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有利于认清形势、准确定位,从而合理安排大学的学习生活。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个人潜力,提高个人能力,推进个人条件与职业要求的吻合,实现“人职匹配”。

因此,在选择专业时,考生也应该尽早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概念,进入“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我评估和环境因素分析,结合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的预期,是国内高考,还是出国深造?是优先选择高校,还是优先选择专业?是毕业时就就业,还是考研?不同的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亦不同。依据职业发展目标,选择有利于个人成长的专业,规划大学学习生活,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好基础。

五、了解兴趣特长、个性潜能

考生要加强对于根据自己的特长、志向、能力、性格特征选择专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从兴趣特长出发,全面分析自身潜能所在,判断自己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分析判断、实践动手等能力是否适合想从事的职业,再根据职业对专业的要求来选择专业,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人生目标。

在判断兴趣特长时,可运用美国著名专家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等测评体系对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进行测评。以自己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条件为依据,通过自我分析认识,做出符合本人实际的最佳选择和职业规划,进而定位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六、了解“冷”“热”专业

辩证地看待热门和冷门专业,不盲目追求热门大学、热门专业。大学中优势特色专业一般都比较热门,其报考人数多,招生人数也多,竞争的人更多,录取分数相对高。所以这些专业,不仅入学门槛分高,毕业生就业压力也不见得小。考生不可乱攀比,追热门、扎堆填报某些热门专业。另外,考生还要学会评估自己被高校录取的实力,根据个人实力和高考分数准确定位。填报志愿时,一般一所高校可以填报5~6个专业,要把热门且分数高的专业填在前面,冷门且分数低的填在最后,依次梯度排序。若高考实力不够,可选择与目标专业相近、录取分数较低的冷门专业。选择专业的视野放宽一些,先以打好基础为本,为日后再选择做好铺垫。

七、了解录取规则

考生自身条件要满足大学录取要求,需要了解高校录取规则。每所大学的录取规则不尽相同,对于“身体体检、调档比例、加分政策、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相关科目成绩、外语语种、有无专业级差”等要求都会有相应的规定和说明,有助于考生和家长了解大学招生录取政策,避免因专业受限而退档。例如:对于进档考生的专业录取,许多高校采取分数优先的办法――高分学生优先按专业志愿录取;还有不少高校则采取专业志愿之间设置分数级差的方式安排专业。无论怎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好把专业志愿填满,每个专业志愿之间拉开一定的梯度,并且填上服从专业调剂,以增加被高校的录取机会。

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大都实行大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某批志愿可以填报几所高校,录取时同时投档。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考生专业志愿若不服从高校专业调剂,投档后当达不到所报专业的录取条件时,就很容易被退档,等待未录满的高校征集志愿时再次填报;若服从专业调剂,投档后当高考分数不够时,可能会被调剂到冷门的或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但是比起被退档、落榜,调档录取还是值得的:一方面会增加被高校录取的保险系数;另一方面考生的兴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太喜欢的专业可能会经过大学的学习、视野开阔,转换为可以接受的专业,况且,很多高校为学生提供了跨院系调转专业的机会和辅修双专业的机会,在将来继续深造时,可再次选择专业。

总之,考生要从本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学科基础、家庭影响、职业生涯发展潜力、高考分数等方面综合考虑,参照大学的实力、专业、社会需求、就业前景等因素,来选择与自身特点和志向相契合的高校和专业。早做准备,准备得越充分,就越利于完成专业选择,提高专业满意度,从而使自己在未来成长发展中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王人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招生办)



上一页 [1] 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