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不应淡化专业

2013年09月23日 来源:科学时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今年上海本科高校高考前的联合咨询会上,诸如“某个专业对口哪些工作”、“某个专业就业前景如何”等成为许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针对这类提问,一些专家不以为然,一些高校的主管人员则评论说,现在很多高校的本科教育定位早已发生了变化—很多大学近年来都在探索“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的“专业”正在被淡化,目前不少院校的本科专业对口率仅在20%~30%。

  关于“淡化专业”,一个貌似有力的证据,就是现在的许多办公室里,能看到毕业于不同专业的人们,从事着相同的工种。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改行去做与本科专业无关的工作。面对这种态势,如果我们继续强调对学生实施严格的专业训练,难道还有意义吗?但是,“淡化专业”论者忽视了在另一些行业中,专业训练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医生、科研等行业。

  一方面,一些高校设立实习基地,对本科生加强培训,使学生掌握更加坚实的专业技能,用这种办法来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致力于拓宽原来过于狭窄的专业面,同样是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这两项举措本该并行不悖,如果用其中一项来排斥另一项,就陷入了误区。不能因为某个学生将来不想从事某项工作,就有理由不重视某一门课程。这种观点是与拓宽专业面的目标相违背的,而这种有专业定位的课程规划与拓宽专业面的目标并不冲突。

  “淡化专业”是一个容易引起误导的口号。我们不能把“拓宽专业面”与“淡化专业”混为一谈。我们应该通过“拓宽专业”而不是“淡化专业”来提高毕业生择业的适应性。

  如果说一定比例的毕业生改行属于正常范围,那么太高比例的毕业生改行就是不正常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与学校教学质量欠佳、专业设置不当,或招生规模太大等有关。在本科从招生到毕业的四年中,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需要高校对学生在学期间转换专业提供较高的自由度。转换专业应该是有导向的,通过协调来进行,而不能放任自流。

  一个被掩盖的事实是,很大一部分从事办公室工作的管理人员,并不需要长达四年的本科教育。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接受高质量的专业训练。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缺少高质量的大专,这就难怪许多用人单位陷于迷信学历的泥沼。事实上,不是毕业生的质量较差,就叫“大专”;也不是多开几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把学制拉长到四年,就叫“本科”。而是要舍得花力气办一批高质量的大专,切实树立社会信誉。

  主张“淡化专业”者的另一个论点,是认为专业训练可以推后到研究生阶段去进行。但不少专业基础训练的量太大,不能不在本科阶段就起步。

  许多人批评近年来我国的本科教育质量下降,教学懈怠,究其原因,没有致力于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恐怕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总之,在大学本科阶段,专业不能淡化,相反,专业训练必须强化。(作者 上海大学教授浦家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