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别太依赖或自我

2010年03月11日 来源:高校招生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南京大学招办主任赵清(资料图片)

  一名高考考生的志愿,很大程度上说,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因为志愿的复杂性,决定了参与者的不惟一性,父母的意见、老师的建议、朋友的参考……但这往往给有些考生形成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过分依赖父母等的志愿意见,完全按他们意见填报;一是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顾父母等的分析和建议。

  从近几年在各地的一些咨询活动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到咨询现场的大多数都是父母,是父母来帮孩子做咨询工作的,而问到孩子怎么没来呢?回答基本都是在复习。其结果就是,咨询结束后,家长除了购买或搜集相当多的资料外,收获颇小。 

  这不是说家长来参加咨询不对,而是从中可以看出一些考生对家长的依赖性很大,觉得咨询会家长去就行了,自己只管把成绩抓上去就好。与此一致的是,志愿填报也成了父母的事,父母说填哪所学校好、哪个专业有前途就报考,而对自己的实际却一点没考虑。我们说这是包办,当然不赞成这种方式。我们赞成父母、老师、朋友参与,提出意见,让考生参考。因为考生在这个年龄段,他的思维、想法,可能还不成熟,他所占有的资料也不够多,这时,一些好的建议可以帮助考生,以便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再者,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自己的设计和考虑,这些可能与父母的想法不一致,甚至冲突。如,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在自己身边的高校就读,以便可以照顾;有的家长认为专业一定要选热门专业,以便以后好就业;有的还考虑到大学所在地的气候、环境是否适合孩子等……这些想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否适合考生自己的实际呢?而恰恰是,虽然有的孩子想到外地求学,但最后还是被强留在本地;有的孩子对热门专业没有兴趣,却还是要选择;有的孩子想到某地就读哪怕条件艰苦一点,但就会得到父母的反对……这些,是参考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考生的表现。 

  考的志愿,是考生的志愿,而不是家长的志愿。所以,志愿的主体应该是考生本人。从这一点来说,不管是家长、老师、朋友,所能做的就是做好考生的参谋,可以帮助搜集资料,可以帮助分析各高校录取情况,可以提前了解一些高校的办学特色,可以了解哪些专业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考生在面对志愿时,应以主动的姿态来对待,有自己的想法、意见,有自己的对大学未来的规划和设计,结合到其他人的意见,来最终确定志愿。父母和朋友,对你了解比较多,对你的性格、爱好,他们或许早就掌握;而老师可能在志愿指导方面已经经历过很多届的考生,积累了很多经验。此时,他们的话就可能是一道“妙方”。 

  同样,对于那些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考生,一方面你有自己的主见,这是好事,但我们也要承认,你所想的所看到的所认识的大学、专业以及自己的未来也不一定正确,你照样需要别人的意见,以完善自己的志愿。
所以,我们认为,志愿中,考生是第一位的,根据你的兴趣、爱好,你的希望,来选择学校和专业。而就家长、老师、朋友的建议,考生兼听并参考。这样的志愿不管是录取还是人生的成功率可能都要大得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