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畅享”三步曲

2010年03月11日 来源:高校招生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南京大学招办主任 赵鸣 (资料图片)

  人的一生会面临很多选择,而高考升学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个人未来发展方向。而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对大部分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很多人往往不知道通过怎样的途径去了解和掌握相关高考信息,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信息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笔者根据多年的招生工作经历,向大家介绍高考信息搜集的策略和填报高考志愿的方法。

  一、信息掌握是前提

  当前,获取高考信息的途径有很多。例如:通过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体、各院校招生主管部门等搜集有关招生政策、招生改革、具体规定等信息。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官方网站和搜索引擎已成为当前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信息的渠道畅通了,但是新的问题也应运而生,如何更有效地对这么多的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和整理呢?笔者认为“理清层次、分清重点”很重要。

  高考信息尽管庞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招生政策。这是国家、省级教育考试院和高校制定的有关招生工作的具体规定,是各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及院校在招生工作中必须共同遵守的。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四个方面:一是改革信息。随着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院校特别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相继加入到“自主招生”行列,并出台了一系列吸引考生的优录政策,这给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具有创新能力或培养潜能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二是加分政策。各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每年都要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高考政策性加分规定,或是对往年的个别加分条件或加分分值做出适当调整,如果对这些信息掌握不准确就有可能使高考填报志愿变得被动。三是报考条件。尤其那些准备报考提前批次即军事、武警公安院校或艺术类专业等特殊院校(专业)的考生,必须仔细了解、准确掌握报考院校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对考生提出的特殊要求和提前考试时间。四是体检要求。这一点往往会被考生和家长忽视,认为现在的体检指导意见已经比较宽泛,只要生活能够自理,就可以读理想的专业。但他们忽视了院校在同等条件择优录取的原则,那些身体上存在某些缺陷的考生如果不顾指导意见的提醒,直接报考不宜就读的专业,就会造成被淘汰的后果。因此,考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检结论,避开不予录取和不宜就读的专业报考。

  2.招生信息。这部分信息最为庞大,不可能做到全部去了解,因此“选择性”是掌握这部分信息的基本原则。对大部分考生来说,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比较关键的。一是录取信息,即近几年某院校在本省录取的具体情况,包括投档线(或录取最低分)、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录取率以及当年招生计划较历年的变化等。这部分信息可从省级招生部门编印的资料中查询。二是录取规则,即在实际录取中采用的办法,是分数优先、志愿优先还是采用专业级差;政策性加分的执行情况;实行非平行志愿省份中,高校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条件以及相关专业对外语或其他科目成绩的要求等等。这部分信息可从各院校《招生章程》中获取。除此之外,对院校的基本信息还要选择“最关心”的内容进行搜集,如填报院校所处地域、省份,是否是国家重点院校、重点专业,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毕业生就业情况,奖学、助学措施,以及学费、住宿和食堂等信息。

  二、正确定位是基础

  在掌握高考信息的同时,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是填报高考志愿前同样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定位呢?可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个性定位。可以通过三个问题的回答来帮助你:你的兴趣在哪?你有什么理想?你具备哪方面的能力或潜质?我们一直强调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专业选择,但由于教育体制的客观原因和自身主观影响,兴趣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有关专家指出,影响一个人潜能发展的重要因素除了兴趣之外,还包括职业生涯动机倾向、能力发展的优势所在以及自己的个性禀赋。因此考生的理想、自身的能力和潜质也是决定我们对自身定位的关键。

  2.成绩定位。考生成绩定位的依据是自己在高中三年各阶段的学习成绩和高考前模拟考试成绩,以及应考状态(考前填志愿)或高考估分成绩(考后估分填志愿)或高考成绩及全省排名(考后出分填志愿)。其实最重要、最直接的还是通过了解你所在中学近几年的高考成绩、上线人数和院校录取率等大致情况,以及应届学生与上几届学生相比的优劣程度,自己在本届学生中的位置等信息,以此给自己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位。

  3.院校定位。首先将全国1000多所各类型院校进行分类,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各类院校在某一地区的录取分数范围一般都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尤其是多年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偶尔略作上下浮动。考生和家长可以此作为参考,用图表的方式进行分析,将某一院校近几年在该地区的投档线(或录取最低分)与当年该地区相应批次控制线之间的差值排列出来。一般被国家列入“985工程”的院校和大城市、热门行业院校差值较大,“211工程”高校其次,地处西部、农、林、矿、油、师范等院校差值较低。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成绩与当年控制线的差值都高于所选择院校前几年的差值,把握就较大,反之则有一定风险。

  三、合理选择是关键

  在掌握信息和正确定位之后,志愿填报就进入到了关键环节。我们认为要充分认清“四个关系”,利用好“一次咨询”,制定出一份“有梯度”的志愿表。

  1.四个关系。专业的选择是整个志愿中最重要的,院校一流并不能表示它所开设的专业都是一流的。反之,一所普通的院校也有一流专业的存在。所以建议考生在选择院校的同时也要兼顾专业方向,其中“四个关系”是广大考生和家长需要考虑的。一是热门和冷门的关系。一般大家都会认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所谓的热门,而录取分数低或不愿意去填报的自然就是所谓的冷门。但是热门和冷门之间却是可以转化的,如计算机和法学等专业一度热得发烫,但随着供求的失衡和人才社会认可价值的变化,正在逐步降温。二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关系。应用型专业一度被人所推崇,人们片面地认为学生容易学得一技之长,能够从事专业工作,毕业出路好,社会需求紧俏。但随着教育需求的增大,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人因为选择继续深造和出国留学的机会多而渐渐为人认可,并且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缜密的思维习惯在今后社会上发展的空间往往会更大。三是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人们传统的思想是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但事实上并不完全是这样。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广口径的就业职位大量产生,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所以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上越来越受欢迎。四是考生意愿与家长意志的关系。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往往会带来过度的包办现象。家长往往会以自己阅历深为由,通过当前对社会和职业的认知来代替子女选择专业,甚至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轻人的视野越来越宽,他们也会有自己的主见,这就需要家长与考生能有良好的沟通和理解。

  2.一次咨询。在填报志愿时,应主动与理想的院校取得联系,就关心的、尚存在疑问的地方进行咨询。一般考生可以通过网络咨询平台、招生咨询电话等方式与院校进行直接接触。另外,在当地教育考试部门统一组织的招生咨询会上也能见到各院校招生人员的身影。同时部分院校还会安排招生宣传人员到各中学开展现场咨询活动,现场解答考生和家长的问题。这是考生和家长获取院校信息、咨询问题的最好机会,如果把握不好,往往会徒劳而无功。有例为证:考生甲由父母代为去招生咨询会场,到会的100多所各层次、各类型院校让夫妻二人应接不暇,他们是哪个院校摊位前咨询的人多就往哪里挤,并把到会院校的招生宣传材料几乎都搜集齐了。表面上看他们是满载而归,可回家后再仔细一看,众多院校的宣传材料让他们是眼花缭乱,比比这所又看看那所,似乎都差不多,无从选择。而考生乙本人来到咨询会场,他根据事先选择的院校,按照准备好的咨询提纲,逐个进行咨询,详细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情况、专业设置、科研水平以及学生宿舍、食堂等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尽管他没有像考生甲父母那样去搜集众多院校的信息资料,但他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更为实用和全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

  3.有梯度。这是填报志愿时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之所以还要强调,是因为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大家认为这样就可以规避风险。但是大家忽视了“水涨船高”的道理,如果大家都这么去想,那么存在的风险同样会很高。以2004年高考江苏省为例,尽管实行平行志愿,但由于考生报考上海地区院校的热情高涨,致使上海地区的一些名牌大学录取分数居高不下,不少高分学生纷纷落榜,而本省的某些名牌大学却因生源不足而出现断档现象。相同的情况在其他省份也屡屡发生。如果考生在当时填报志愿时能够充分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志愿,将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热门专业和非热门专业,东南沿海城市和西部城市等因素都考虑进来,合理地制定一份“有梯度”志愿表,一定会大大提高志愿的命中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