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奔着奖学金去,报港校备好“才”“财”

2010年03月09日 来源:北京考试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香港科技大学学生宿舍

 

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摄影 周 军


  北京教育考试院研究员 周 军 

  作者简介:从事招生考试管理及研究工作近20年,曾任考试院高校招生办公室、考试院研究室负责人。

  关于高校招生近几年来发表过“规范录取体制,为改革高校招生录取管理工作创造条件”、“关于远程录取的若干思考”等文章,关于高考提交过“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思考”等研究报告。

  眼下正值香港地区高校在北京进行招生宣传咨询,笔者从个人“观察”的角度,提出一些“观感”,供有志于报考香港地区高校的考生及家长参考。

  今年3月,笔者有机会参观访问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学院和香港教育学院,就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一些基本想法、做法与学校有关部门进行了交流,同时也接触了几名内地学生,感觉目前内地考生对报考香港高校仍有些盲从。

  8所大学须有10%国际生

  香港是亚洲的国际化大都市,其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活动方式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航运等等,并且与此相关的服务业也都是国际化的,可以说,香港是依“国际化”而生存,依“国际化”而发展的。因此,香港未来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香港国际化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除从本土人才中培养外,必须有相当数量的非本土人才来源。香港特区政府对其资助的8所大学要求必须有10%的学生来源于世界各地,同时师资队伍中也要有一定比例的非香港本土人士,这就是香港地区8所学校来内地招生的基本缘由。

  香港地区高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地位与影响,远不及香港这个城市在世界舞台的地位与影响,高校能吸引来的“国际化”学生,欧美籍学生数量较少,印度与东南亚地区的学生有一定数量,但这些学生的数量加起来一般也远远达不到特区政府要求的10%的比例。因此,吸引内地学生赴港读书也就顺理成章,这是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招生的第二个缘由。

  据笔者印象,总体而言,香港地区高校的“国际化”学生中半数以上目前都来自内地,如果从世界其他地区来的学生足够多,恐怕香港高校未必有如此“规模”的内地招生,反之,内地学生的机会还可能多些;这几所学校招收的“国际化”学生,都是优秀学生。

  内地招生“精英”选才

  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高等教育,不管其普及到什么程度,“精英”教育都是高等教育存在的前提和核心内涵,对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发展产生长远持久影响的,仍然是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教育部分。每一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精英”教育那一部分,只不过是比例或多或少而已。

  据笔者观察,之所以说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招生是选拔“精英”,是因为香港高校主要招生渠道有3条,对当地大多数学生的入学并不逐一甄别,而对少数优秀学生则认真取舍。

  一般而言,香港高校80%的学生是通过香港高级中学会考(类似于内地的高考)选拔的。这80%通过香港高级中学会考招收的学生是如何录取的呢?上世纪80年代,香港各大学都是完全独立各自招生,往往发生一个学生有几份录取通知书,结果造成有的学校仍有空位,而有的学生又找不到学校入学,学生及家长很不满,不少人投拆,社会反响也不好,当时香港有关当局要求其资助的8所大学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8所大学共同出资聘请人员组成大学联合招生处,解决这一问题。联招处是完全独立的机构,政府并不干预,各学校也不过问其具体工作,联招处只对联招的工作程序及办法负责。简单地说,联招处基本的招生程序及办法就是根据学生志愿按学生会考成绩顺序的高低依次向各校“分配”学生,学校只是无条件地“被动”接收。除香港教育学院因是培养师资需对学生逐一面试外,其他各校并不面试,基本都是不加选择地“照单”全收。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说,香港地区学校对80%的新生来源,只是根据考生志愿按会考成绩排队结果顺序“接收”而已。

  这些学校有10%左右的学生是各中学的优秀学生和有各种特殊才能的学生,由学校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自行选拔。

  再者,10%的“国际化”学生。对这部分学生,则完全按照“精英”的选才方式进行招收,香港纳税人的钱花给外人,一定要“物有所值”。

  因为是选拔“精英”学生,所以这些高校在内地招生不能只根据高考成绩录取,而要按高比例的人数逐一面试,考查学生的相关能力,看重学生的学习背景及学习成绩、学业能力证明等。

  别奔着奖学金去

  选拔精英是香港高校内地招生的基本理念,因此也决定了他们的一系列做法。

  一是选拔适合在本校学习并能完成学业的学生。由于内地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环境与香港学生完全不同,香港地区高校又是完全自主独立办学,各校的培养方向、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会有很大差异,因此应该说这是对学生很负责任的做法。学校欢迎所有优秀生报考,不录取你,只是说你不适宜在本校学习,而不是你不优秀。应该说,这是一种很“人性”的说法。

  二是将学生的自信与能力看作入学充分条件。除了高考成绩要在报考考生中名列前茅外,在面试及与校方接触过程中,学生只有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及相关能力,才有可能入选。

  香港地区高校在内地招收学生,并不像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学校,因为国内生源不足,需要到海外招收学生,将学费纳入学校经常性支出。香港各大学在内地招收的学生,收取的学费是不够学校对学生的支出的,特区政府仍然要按一定比例资助。

  因此,香港地区学校在内地招生,其基本理念是招收“精英”,虽然有奖学金,但完全不是靠奖学金作为“诱饵”来吸引“精英”的。学生和家长如果以获取奖学金为目的到香港读书,那就大错特错。

  解读“才、财”兼备

  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是选拔“精英”,不少学生和家长认为高考分数高就是有“才”,其实这是很片面的。到香港读大学,近2年因很多成绩优秀的考生报考,录取学生的高考分数确实很高,但这只是条件之一。学生是否适宜到香港读书,要做全面考虑,笔者以为除学业成绩名列前茅外,还应具有四方面的“才”:一是学业能力较强,也就是学习能力较强,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尽快在整体上把握和贯通一门课程的能力,对这点最简单的判断就是高考的高分是自己主动“学”出来的,而非被动做题“做出来”的;二是有自己管理自己、安排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己的学业安排、生活安排等等;三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较强,有充分的自信,有勇于进取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善于与人交流相互探讨问题的能力;四是英语能力要强。一般说来,内地的学生到香港读大学,学业水平知识水准不是大的问题,在开始的半年,主要是要过语言关、环境关、自我管理关。

  关于“财”。在香港读大学,4年累计约需50-60万人民币。笔者以为,学生家庭最好还是有足额的支付能力再考虑到香港读书,即使是可以获得全额奖学金,最好也要有30万的支付能力。完全靠奖学金在香港高校读大学本科,会使学生经济上时常处于窘迫地位,很多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无条件参加。一旦不能理性对待,心理压力会很大。

  所以,选择到香港读大学本科的考生,应该“才”、“财”兼备,这一点是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时要提前了解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