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高考结束警惕招生诈骗

2006年07月04日 来源: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年来,每当高考结束,总有一些中介组织和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入学心切的心理,到处宣扬可以帮考生就读理想大学,以各种方式骗取钱财。为此,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

  6月下旬,今年我省的高考成绩才揭晓不久,家住宁波市鄞州钟公庙街道飞虹社区的朱女士就向记者反映:她收到了一封北京某大学招生办寄来的邮件,信上说该校在宁波地区设立了招生机构,声称只要交纳2万元预备金,就可以保证她家的孩子上大学。

  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朱女士的女儿今年才读高一,性急的“高校招生办”就作出了保证上大学的承诺。在宁波市鄞州区公安分局,一位姓宋的警官了解情况后表示说:这样的招生信函肯定是假冒的。近年来,每逢高考结束后,一些不法分子都会以“只要花钱就能上理想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谎言,大肆骗取钱财,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他提醒,所有的诈骗手段归根到底都是“钱分交易”。所以,当遇到类似的诈骗分子后,考生家长不但不要为其花言巧语所蒙蔽,还要及时报警,协助警方破案。

  随后,记者采访了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由于从7月10日起我省就将启动今年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因此该负责人强调:每到这个时期,一些招生骗子总会特别活跃,考生及其家长一定要严加防范。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必须经过省教育考试院审批同意,没有经过这一程序的所谓招生录取是无效的,毕业证书是不能电子注册的。综观近年来媒体披露以及有关部门联合查处的案例,该负责人介绍说:招生诈骗往往具有以下几种情形:

  【骗术一】谎称自己是某院校招生代理,掌握有录取指标,只要交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办理录取手续,专科分数甚至更低的分数也可以录取为本科;号称“自主招生”或以定向、委培招生之名,向考生许诺可以降分录取,骗取定向培养费等。

  (省教育考试院声音:教育部再三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严禁招生乱收费,严禁违规录取,严打中介诈骗。而高校自主招生更有一套非常严格、规范的程序,录取考生需要进行名单公示,不是想招谁就招谁。另外,降分录取也有相关规定,根本不存在花钱买名额的可能。)

  【骗术二】冒充高校招生人员或谎称与学校领导和招办人员有“特殊关系”,暗示或明示可帮人上大学;谎称院校有“小计划”或可占用“外省指标”、“特招特批”和“内部指标”,可直接向招生部门点招。

  (省教育考试院声音:高校招生设立调剂计划的目的,是尽可能录取更多的高分考生。但高校在各省市的调剂计划,都有严密的操作规程,对因增加调剂计划录取的考生,也有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录取程序,绝非花钱可以买来。而所谓“点招”,是指高校在录取时指名要求录取某一学生,这是近年来教育部明令禁止的做法。)

  【骗术三】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扬言招生录取不用网上操作,考生可直接把纸质档案交给他们,再交纳几万元钱,一切都可“搞定”。

  (省教育考试院声音:一些骗子往往会采取避重就轻的宣传策略,极力强调可保障考生某某重点大学热门专业、发放的文凭国家承认等,却有意回避各种办学形式的差别。利用一部分考生及其家长的盲区,混淆视听,以牟取钱财。而浙江省近年来一直实行高校招生网上远程录取,没有其他的录取途径,招生录取信息也同时公布上网。)

  链接:我亲历的招生骗局

  我是2004年的高考生,和大多数考生一样,我希望能考上大学。但因为平时贪玩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所以成绩很不理想,只能上专科学校。在到处找学校时,石家庄××学院招生人员告诉我,只要把准考证交给他,学校就可以点招录取我,并告诉我:志愿表上只填报石家庄××学院,其他学校一定不要填,9月13日去学校报到就可以了。

  暑假过后,我去了该校并开始慢慢熟悉大学生活。11月的一天,那名招生人员突然让我去一下,当时我就感觉不好。一去才知道,因为学校招生时把我们120多个人漏掉了,而且连补录时间都过了,所以让我们在10天内离校。当场的所有人都很气愤,最后我们一起去找校长。校方允许我们在学校上大一的课,但是没学籍,并让我们参加2005年高考,说只要拿到200分就可以点招我们,考上后直接读大二。

  于是,我们参加了第二次高考。学校又拿出去年的话:你们把准考证留下,志愿表我们来帮你们填,9月份来上大二就可以了。我们自然高兴,有人问可以报考报别的学校吗,学校的回答是“不可以”。等到开学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学校又没录取我们,说我们高考成绩不够专科批次。我们简直崩溃了,也没心情去上课,天天找学校招生办要说法。一共有七八百人,其中还有2005年的应届高考生。学校最后的答复是:2005年的应届高考生可以先上大一,再参加2006年高考;而像我们这些2004年的考生,必须在10月1日前全部离校。

  大部分人带着愤怒、失望、痛恨的心情走了,还有1/3的同学继续留在学校。我问他们怎么还不走,他们说:父母向村里人借了好多钱,能卖的都卖了,才供他来上学,他怎么能这样回去。后来,我听说还有500人参加了今年的高考。这时,我的心在痛,那种痛真像万箭穿心。什么点招啦,肯定能录取啦;什么漏招啦,明年再考啦,都是谎言。

  (叙述人:一个被骗的考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