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2016年04月06日 来源:教育部网站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我国已有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等13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培养了超过一届以上的毕业生,在学生德育、考试招生、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合作办学质量探索了有益经验,初步实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办好若干所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开展富有特色的德育和党建工作。注重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例如,宁波诺丁汉大学建校10年来,先后举办20多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共计2800余人;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设为学生开学的第一课,每年支部结对组织暑期社会实践;编写印发《海外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办法》,实现留学党建工作与国内一致,政治教育同步。据统计,2014年底,13家机构在校学生党员共1814人,学生党支部92个。

探索自主招生、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在考虑本土特点的前提下吸取国外入学制度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招生模式。其中,许多机构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自主招生录取模式,主要体现为四种类型:综合评价录取方式、二次选拔录取方式、特别能力考核录取方式、推免自主选拔录取方式等。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广东等省,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广东省、江苏省(部分指标)探索实行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为国内高考体制改革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

建立协同培养、创新引导的人才培养模式。13家机构普遍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建立了协同培养机制,开展紧密的校企合作,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以签约“合作伙伴企业”的形式,与高端工程企业联合开展订单式培养,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计划等方面全面合作,有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以“顾问论坛”形式与企业协同共建,培养学生在跨文化和现实工程环境中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解决综合性、前沿性工程问题的能力。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形成师生充分参与学校治理的决策机制。13家机构均依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在借鉴国外大学治理经验基础上,制定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章程》,普遍形成以“委员会”为核心特征、尊重学术规律、保障师生民主参与的内部治理体系。例如,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设立教务委员会,实施“资深教师督课制度”“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和“学生评课制度”。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成立学业评估委员会和教学质量跟踪委员会,分别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和教学质量跟踪。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建立健全了包括教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考试委员会、学生沟通委员会、图书馆委员会等在内的学术治理体系。

建立比较完备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普遍重视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已有8家机构通过相关的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其中4家通过英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认证、2家通过法国国家工程师质量标准认证、1家通过德国办学资质和质量评估机构认证、1家通过美国高等商学院协会认证。认证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部分,只有通过专业组织的认证,大学才具有社会公认的资质。美、英、法、德的专业认证标准是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标准,能够获得国外顶尖认证机构的认可,表明这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完备的。

办学成效显著

13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从培养情况看,各机构普遍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将培养一流的工程人才作为学院发展使命,在2015全球Xplore电气自动化大奖赛中,该院学生参赛作品“3D打印机”获得“Factory”竞赛组大赛一等奖。从升学情况看,13家机构的2014届毕业生出国深造比例平均达到64.85%,其中41.45%的学生获得进入世界前100名大学(根据2014年英国《泰晤士报》排名)就读的机会。从就业情况看,毕业生主要就业于跨国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和各类国际组织,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宝洁、毕马威、普华永道和外国驻华大使馆等。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等毕业生中,在跨国公司、国际组织或其他涉外机构工作的比例约为70%;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外语能力都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截至2014年底,13家机构已培养毕业生共约15000人。调查2014届毕业生情况显示,13家机构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高,平均就业率达到95.94%。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达到92.57%;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为90.77%,95.02%的毕业生愿意向社会和广大考生推荐其母校。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