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名校艺考选题集萃 中传分析《北京记忆》

2010年03月08日 来源:中传嘉艺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0年各大艺术院校的本科招生考试已开始陆续放榜,正如一档电视节目里主持人戏谑的那样,每一个艺考的考场既是很多孩子“梦开始的地方”,也成了更多孩子“梦开始破碎的地方”,但是不管怎样,有了梦想,就去试一试总是没错。神秘的艺考都考些什么,考官都用什么样的题目来鉴定学生的潜质,这些都吸引着我们的关注,北广之星“我在现场”报道小组带大家走近各个院校的考场一探究竟。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

  初复试合并考题:《北京记忆》第二集《金梭和银梭》

  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方向)2010年的招生采取初复试合并考试,面试部分主要是自我介绍和回答考官提问,笔试则是电视节目分析,考题为北京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大型纪录片《北京记忆》的第二集《金梭和银梭》。

  《金梭和银梭》记录了1979年间北京人民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还引用了80年代初北京广播学院学生用16毫米拍摄的影像资料,出现在今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入学考试里,也是一个颇有意思的巧合。

  考生们需要做的是对三个点进行分点答题:

  第一:片子的主题;

  第二: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片子的现实意义。

  在北广之星“我在现场”报道小组的访问中,一些考生认为这场考试“看起来简单,其实很限制思路”,因为必须按照要求的三点来答,不能尽情发挥自己储备的知识量。也有考生表示,按照自己对中传的推测,本以为会考新闻片或者专题片,这个考题有点出乎意料。看来,专业训练和迎考准备还是多多益善。

  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

  复试考题:《阿美的绿豆》

  中国传媒大学导演专业(剪辑艺术与技术方向)的初试为面试,包括自我介绍、美术或摄影作品分析以及回答考官提问。复试的面试部分由照片组合叙事和考官提问两个部分组成,笔试是影视作品分析,2010年的笔试影片是《阿美的绿豆》。

  《阿美的绿豆》曾获2009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第十届短片节最佳导演奖,评委会对这部片给出了这样的评语:“本片是本届大学生电影节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喜剧特征的短片中最为出色的一部。”针对这个作品,考生须围绕“主要内容、印象最深的片段、不足”这三点进行答题,可以是分点答题,也可以写成整体的分析,但要将题目要求的几个元素都包括进去。

  有的考生选择分点答,因为这样显得更简洁有条理;也有的考生选择做整体阐述,可以发挥出自己的个人特色。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所谓知己知彼,对自己的了解也很重要。

  湖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编导方向、媒体创意方向)

  初试考题:《三江源》

  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由湖南大学与“电视湘军”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创办,金灿灿的“芒果”台标想必是吸引艺术生的重大元素之一。该校2010年艺术类专业招生本校考点的考试还未开始,北京考点的考试已在2月份进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初试即是笔试,一个影视作品分析,一个写作。

  影视作品分析的选题是专题片《三江源》的分析,没有做过多限制,由考生自由发挥。《三江源》是由中央电视台、青海省委宣传部和省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专题片,反映三江源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涉及到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等社会元素,是一个比较平稳的题材。另一道考题则是命题作文《你认为财富是……》,同样非常适合考生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和所拥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自由发挥。

  重庆大学导演专业

  三试考题:《蓝色大门》

  重庆大学的导演专业分初试、复试和三试,初试项目是自备小说片段朗诵和集体表演小品,复试是命题编演小品或编讲故事,以及关于影视艺术综合素质的考官提问,有幸进入三试的考试,面临的就是《蓝色大门》的影片分析笔试。

  第九届香港金紫荆奖十大华语电影之一的台湾电影《蓝色大门》由桂纶镁和陈柏霖这样偶像的组合出演,讲述的是十七岁少年的青春心绪,令不少考生大感意外,其中对同性恋等元素的涉及,更令一名接受采访的考生面对北广之星“我在现场”报道小组惊叹:“这么非主旋律的都考!”

  据悉《蓝色大门》并不是重庆大学导演专业考试的首选片,原本定的是《回家过年》,因播放故障临时换片为《蓝色大门》。但毋庸置疑的是,不管是《蓝》还是《回》,这道考题都显示了院校对电影新锐力量的关注,越来越多元化的艺术题材正走进这些未来电影人的视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