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课程理念提前现身 名师解读09年高考大纲

2009年02月19日 来源:山西青年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综:试题从日常生活切入

实习生 徐磊 刘帅 本报记者 田凤凤 摄影 本报记者 康乐

历史:社会生活渐受重视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 王亚伟)

翻着手中的高考大纲,王亚伟确定了今后的复习方向,继续与2007年《考纲》比较,安排复习计划。“历史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更多的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王亚伟说。

小字部分也重要

面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旧教材,王亚伟深知高考已经进入过渡阶段。最大的表现,就是小字部分被提到了《考纲》中。王亚伟说,“其实在高考大纲中,从来没有说过小字部分不考之类的话。但在2008年的《考纲》中,突然新增了许多小字部分的内容。”这一年,高一学生拿到了第一批新教材。

王亚伟认为,历史不单是政治和经济、生活方式等,社会内容也是它涉及的范围,这些在新教材中已经被单列出来。“在旧教材里,社会内容不是没有,而是以小字形式出现的,很多时候不受学生重视。”王亚伟认为,为了把握高考动向,就必须知道学术前沿。“因为出题人是大学教授,他们研究新史观,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和生态史观,都属于研究热点。”王亚伟说。

审题不清

是失分主因

王亚伟还记得,以前考“洋务运动”,试卷会问“运动的结果”,如今,则改成了“运动的效果”,一字之差却大不相同,后者的回答显然更客观。

“审题不清,是导致学生考试失分的主要原因。”王亚伟说,“审题要注意四个环节,限定语、提示语、中心语、答项语,四项缺一不可。”审题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先有答题的思路,“有些学生答题时,想起一条写一条,最后答非所问,丢三落四,还显得非常凌乱,这就是没有审题,没有答题思路。调理的答题思路也是高考的重点。”王亚伟说。

复习重大影响事件

相对于历史课本的知识点,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覆盖率则非常低。王亚伟建议考生,可以根据《考纲》的范围,重新把教材过一遍,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基础知识查缺补漏,对基本的史实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强化记忆。对于课本中对事件的原因、评价、意义的总结等主观要素,则需要学生分析课本得出这些结论的方法,将方法运用到考试中。

现在考试题目用的都是新材料、新情景,这种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越显得重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反映大量历史变迁,为接轨新教材进行过渡。”王亚伟并不提倡学生搞题海战术,“做符合高考质量的卷子,看教材也要着重复习对人类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和制度。”

地理:文理兼容的文科瓶颈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 马爱军)

文理兼容,使得地理这门课程,成为文综三科中最难学习的一门。但这门课在马爱军的眼中,却显得非常简单。“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主干知识,熟悉掌握那几个规律,不管高考出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马爱军轻松地说。

必须掌握规律

地理一向是文综考试成绩提高的瓶颈。马爱军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地理是文综科目中,唯一涉及自然科学内容的,侧重于规律的考查,是一门文理兼容的学科。“凡是学文的,理科素质都不会很强,这也造成他们学习地理的困难。”马爱军说。

历年高考,规律是不变的,变的仅仅是材料,每年的高考题目都在追求新颖,所以单说材料是无法把握高考的。“做题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材料,都要从背景到本质,考查的永远是本质。”马爱军说,“地毯式复习之后,就要突出主干,重组知识框架。”马爱军一直强调地理视角,“关注地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前沿观点,强化空间定位、区域发展等地理主干知识,对考生至关重要。”

读图穷尽所有信息

读图解图,一向是高考地理着重考查的一项内容。马爱军认为,读图时,要力求仔细、完整,做到“穷尽一切图文信息”,不丢掉任何一个信息点,包括容易被忽略的图例、注记、标题说明等,切忌马马虎虎,“读不准、看不清”。

同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也成了解题的关键。马爱军建议,复习要学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迁移,注重主干知识,适度训练。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要求,考生要具有“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的能力。

开拓视野更重要

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航天基地、中东地区、美国金融危机……也许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会预测今年高考的题目,但马爱军不提倡这样做。“现在高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设置新情景考查考生,但考查的重点是他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并非题目本身。”马爱军说。

即使猜对了题目,也无法知道试卷问什么问题。“与其将时间花费在猜题上,还不如夯实自己的地理基础,开拓地理视野。”马爱军说。

政治:考题与生活紧密联系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 刘文生)

“今年的试题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考生可以从往年试题中找出规律,掌握答题的技巧。”刘文生就今年的政治考试大纲说,“但不论那类考题,都与生活紧密联系。”

两个知识点进行微调

和去年相比,2009年政治科目高考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均未改变,其知识考试范围基本稳定,只有个别知识点作了调整。国内外重大时事时间限定为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

政治学中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点。这一知识点有三大部分:一是邓小平理论,二是江泽民的党建理论,三是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理论。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因此,考生对新增考点的主要内容必须全面把握。

经济学中有一处知识点表述有调整:去年为“宏观调控”,今年改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联手救市,这一过程中所要涉及的知识点,考生也要关注。

关注教材结合时政

考生复习时,要紧紧扣住高中政治教材,打好基本功。另外,受政治学科特点的影响,考生复习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必须参考“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涉及的“三农”问题等等,尤其是当年新闻报道中反复提及的问题。

让知识“成网成片”

经济学可按基本经济理论部分,或者按经济活动四环节依次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便于理解和记忆。哲学可分为四大部分:唯物论、辨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学也分为四大部分:国家之路、政治之路、民族与宗教、国家社会与对外政策。

注重知识整合

复习时,考生要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与高考的考点和时政的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考生大脑中要有宏观调控的知识网,结合金融危机的热点,再针对高考大纲中关于“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的考点。这样,复习时便于“活学活用”。还有食品安全、劳动保障、就业等等都是可能出现的试题,但是角度一定是新的,都是从一个小点切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