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自主选材各有特色 报考自主招生应量力而行

2009年01月07日 来源:新闻晚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沪上不少高三学生忙着参加各大高校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由于大学教授出的题目面广、思维性强,让很多习惯题海战、死读书的中学生产生不适应,这也引发了大家的热议。不少专家指出,当前的中学教育部分已无法适应大学招生改革,中学教育界应当反思并与时俱进,而学生报考自主招生也应量力而行。

  名校自主选材各有特色

  有校长指出,自主招生本来就是名校选拔适合自己的特殊人才的创新途径,同时自主招生考试也向中学快速反馈了不同的高校对基础教育的不同要求。

  “大学都有自己的传统特色,选拔考生的条件各不相同,有的注重创新能力、有的注重厚重踏实、有的喜欢通才。”格致中学校长张志敏认为,高校被赋予自主招生的权力,大学怎么出题是大学的事情,但出题思路一定是体现高校对学生的特定要求,“今天北大的题目就出得很好,包括为周杰伦《青花瓷》的歌词挑错,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

  有部分适应了应试教育模式的中学生因此就对考题产生“水土不服”。对此,某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高校自主招生,力图改变的正是基础教育的应试顽症。“高校自主招生考题之所以与时事联系紧密,就是希望引导中学生关注身边大事,华中科技大学自主招生就考到了‘武汉现在的猪肉价格和油价 ’,就是考察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倡导的是多元化综合评定!”

  也有中学校长坦言:“说到底,学生应该量力而行,有的放矢,没有这个金刚钻,干嘛揽那瓷器活,不要一味把气撒在试题上。”

  借鉴国外自主招生经验

  大学招生拥有自主权利在欧美国家是非常普遍的行为。如在英国,每个学生都有两次机会参加高考,选择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申请大学的依据。考生的成绩被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名校承认。它有60多门课程供考生选择,学生只需参加其中5门考试,作为申请大学的依据。大学根据学生的申请,自主面试决定是否录取。如果说,在国内是用“分数评价人”,那么在英国则是“等级评价制”。其次,在教材上,英国的教科书知识面很广,重在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性,知识点本身没有国内教材讲得深入。

  高二时从本地中学转学到上海师范大学剑桥国际中心学习英国中学课程,去年参加英国高考而考入牛津大学的高齐翔在评价国内和国外教材不同时说:“以前在高中读数学,觉得题目很难,知识点钻得很深,做题很没意思。可是英国的数学教程中知识点很广,涉及高等数学微积分、统计等内容。考试题目也不是为了难倒我们,因此越学越有意思。”

  中学与大学共同探索改革

  长久以来,高考是作为中学教育的“指挥棒”存在的,由于高考对分数的“斤斤计较”,催生了中学应试教育的产生并繁荣。因此,当今天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自主招生行列中,那些已经适应了应试教育模式的中学会产生不适应也是非常自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主招生不仅是高校如何选拔人才的课题,也是中学如何教育、培养大学所需人才的重要课题。对此,张志敏校长呼吁,各高中应该给自主招生一个空间,期待高校自主招生更加完善、合理的同时,也期待试题更贴合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生活,而不要一味抹杀大学的出题思路和对素质教育的引导。

  高等教育专家熊丙奇教授表示,高校的自主招生,本质上是高校按照自身培养人才的要求选拔学生,这与学校是否自主举办考试没有关系。从教考招分离角度说,招生单位本身并不需要举办考试,而是依据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参考权威性评价考试的情况,结合学校的标准录取考生。

  交大副校长印杰也认为,只有国家和教育部门出台一种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高校自主招生才可能更简化,笔试才有可能被取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