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拔凸现高招新亮点 普通考生能直升名校

2008年04月02日 来源:新闻晚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自主选拔凸现新亮点 普通生能直升名校

 

  她曾是中考“免试生”,没有名校的头衔,也没有大把的奖状,在强手如林的名校自主招生竞争中,被交大热门专业预录取。他爱摇着羽毛扇背诵古诗词,同样出身普通中学,但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和执著,他叩开了复旦的大门。他们分别是来自建青实验学校的高三学生余佳敏和比乐中学学生王安础。近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的自主招生工作已接近尾声,记者发现,此次自主选拔中,普通学生的身影多了,成为2008年的新亮点。

  揭秘普通生成功秘诀

  实施了自主招生改革以后,普通学生有了更多被录取机会。以复旦为例,2008年全市有6千多名考生自荐参加复旦水平测试,经笔试选拔后,有1322人参加了面试,最终在沪上预录取了461名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于本市46所中学。其中有重点中学,也有普通中学,学生的生源面超过了往年。另外,2008年共有4000名上海考生获准参加交大的冬令营测试,其中来自68所中学的1200余人获面试资格,最终500人获交大预录取资格,这500人来自全市49所中学。为此,周刊记者特别搜罗了两位考生,解读他们的另类“成功秘诀”。

  她曾是中考“免试生”

  “她可是我们学校自主培养的一大成果!”说起余佳敏,建青实验学校校长吴子健笑着说。作为该校延伸研究的实验班对象,小余幸运地成为中考“免试生”;她还酷爱绘画创作,长期“包干”班级黑板报,曾担任少年日报的美术编辑。

  “我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即便在高三最紧张的阶段,小余仍一手包干班级黑板报。”高三班主任梁伟告诉记者。小余告诉记者,交大自主招生面试那天,教授曾让她现场作画,小余思考片刻,便拿起粉笔,三下五除二,一只憨态可掬、戴着圣诞帽子的猫便出现在黑板上,“请你为这幅画起个名字!”、“那就叫《圣诞节送礼物的猫》吧!”小余的表现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印象中,小余所在的学校考入交大的学生并不多,她能在自主选拔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确有其过人之处。”交大老师说。

  他摇着扇子背古诗词

  与不少名校尖子生厚厚的简历相比,比乐中学高三学生王安础的简历显得有点“寒碜”——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可就是这样一位爱摇着羽毛扇背诵古诗词的才子,成功地被复旦大学预录取。

  酷爱古典文学的小王通读了《资治通鉴》、读完三分之一的《二十四史》、常诵先秦诸子名篇,在大家眼里,他的确是个另类的“怪才”。众人虽不解,但小王依然执著,不管天热还是天冷,他总爱带一把羽毛扇,时不时还掏出扇子,一边扇,一边摇头晃脑、即兴创作。

  集中报考热门学科

  和往年相比,复旦2008年在自主招生中打破文理限制,所有专业对考生开放,并要求具有面试资格的学生在提交入学申请材料时,先递交自己的专业志愿。让学校颇感意外的是,在参加面试的1300余名学生中,第一志愿填金融学的有240个、填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有140多个、报经济学的有70个,报考经贸专业的总人数占到34%。除了热门的经济类专业,第一志愿考数学系的也有90余人。

  “交大自主招生也同样出现了好专业扎堆的现象。”据一重点中学校长透露,该校51位参加交大面试的学生中,就有17人报考的是管理与经济贸易大类。“一些学生本来成绩相当优秀,但由于撞车,他们被挤出最心宜的专业,一些学生便选择了放弃,这非常可惜。”该校长说。

  “不要将大学理解成职业教育。”复旦招办主任郑方贤教授表示,本来校方用这样的方式选拔人才,就是想让学生规避高考划分文理科带来的劣势,能用更宽广的视野看待专业选择问题,但从2008年的实施情况来看,考生仍然受各种社会上功利性因素影响较大。(作者: □晚报记者 钱钰 张骞 报道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