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2006年04月18日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省政府副秘书长谢广祥同志作重要讲话
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于4月12日在合肥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我省高教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工作,表彰2005年先进集体,分析研究当前形势,科学谋划“十一五”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和措施,全面部署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省政府副秘书长谢广祥,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省人事厅副厅长成浩,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晓玲,团省委副书记潘朝晖等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由省教育厅副厅长虞志方主持。
谢广祥同志受副省长田唯谦委托,代表省政府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十五”期间,我省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以30%的幅度递增,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和省直各有关部门、各高校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有效化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体制进一步健全;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就业率逐年上升,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逐渐形成。对此,国务院和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给予充分肯定,我省连续三年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2005年就业工作受到表彰的18所高校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谢广祥同志就当前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强调指出: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的热点、学校的重点、家庭的焦点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全局。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切实加强领导。去年,省就业工作委员会把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向市县延伸,收到了明显成效。目前,全省除一个县外,其余所在市、县均已成立了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没有成立就业领导协调机构的地方要抓紧成立。已经成立领导机构的,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发挥作用,切实做好当地的毕业生指导与服务工作。省就业工作委员会要建立对市县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工作开展情况定期通报、督察评估制度。高校院校要继续实施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健全校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明确责任和职能,把就业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
二是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社会专项工程,涉及各地、各部门及各个方面。去年,中办、国办印发了中办发[2005]18号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省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已经形成的我省贯彻中办18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如组织部门要牵头实施好“选调生”、“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人事部门要牵头实施好“三支一扶”、“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项目。教育部门要积极启动“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团委要在完成“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同时,加大安徽基层计划项目实施力度。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服务。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各个项目健康推进,并使既定的引导政策和优惠政策真正惠及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市、县各级政府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就业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出台切实政策与措施安排大学生就业。有关新闻媒体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推进安徽崛起,进一步加大宣传;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形成有利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正确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和支持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正确选择。
三是完善政策措施,建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十五”期间,是出台毕业生就业政策最为密集的时期,从中央到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支持性、鼓励性、优惠性政策,初步形成我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框架。各地、各部门、各高等院校要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能,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纳入就业再就业体系,组织领导到位,项目、资金到位,服务到位,逐步形成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当前,要注意政策的衔接配套,把工作做细、做实。市、县政府和高校要在完善市场,消除障碍,疏通渠道和调动积极性上下工夫。今年年底,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要对各有关部门和各地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督查。
四是要加快就业市场建设,完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要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各主办单位要有全局意识,主动探索有效合作形式,使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资源共享,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及时的、充分的供求信息。各级人才、劳动力市场要专门开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窗口。毕业生就业市场关键要有效果,不要追求规模过大的有形市场,要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各高等院校要加快建成与省、市、县三级市场信息交互的就业网络平台,逐步把各类就业市场融为一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共同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五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缓解毕业生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要把人才培养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做好人才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高校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开展综合分析,为招生、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
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于4月12日在合肥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我省高教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五”工作,表彰2005年先进集体,分析研究当前形势,科学谋划“十一五”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和措施,全面部署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省政府副秘书长谢广祥,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程艺,省人事厅副厅长成浩,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陈晓玲,团省委副书记潘朝晖等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由省教育厅副厅长虞志方主持。
谢广祥同志受副省长田唯谦委托,代表省政府作重要讲话。他指出,“十五”期间,我省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以30%的幅度递增,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地和省直各有关部门、各高校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有效化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体制进一步健全;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就业率逐年上升,促进就业的工作机制逐渐形成。对此,国务院和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给予充分肯定,我省连续三年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2005年就业工作受到表彰的18所高校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谢广祥同志就当前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强调指出:
一是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的热点、学校的重点、家庭的焦点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全局。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切实加强领导。去年,省就业工作委员会把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积极向市县延伸,收到了明显成效。目前,全省除一个县外,其余所在市、县均已成立了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需要说明的是:没有成立就业领导协调机构的地方要抓紧成立。已经成立领导机构的,要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发挥作用,切实做好当地的毕业生指导与服务工作。省就业工作委员会要建立对市县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工作开展情况定期通报、督察评估制度。高校院校要继续实施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健全校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体制,明确责任和职能,把就业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
二是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社会专项工程,涉及各地、各部门及各个方面。去年,中办、国办印发了中办发[2005]18号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省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已经形成的我省贯彻中办18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职责,抓好落实。如组织部门要牵头实施好“选调生”、“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人事部门要牵头实施好“三支一扶”、“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项目。教育部门要积极启动“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团委要在完成“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同时,加大安徽基层计划项目实施力度。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服务。各级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各个项目健康推进,并使既定的引导政策和优惠政策真正惠及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市、县各级政府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就业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出台切实政策与措施安排大学生就业。有关新闻媒体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推进安徽崛起,进一步加大宣传;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进一步形成有利于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正确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和支持当代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正确选择。
三是完善政策措施,建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十五”期间,是出台毕业生就业政策最为密集的时期,从中央到我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支持性、鼓励性、优惠性政策,初步形成我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框架。各地、各部门、各高等院校要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能,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纳入就业再就业体系,组织领导到位,项目、资金到位,服务到位,逐步形成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当前,要注意政策的衔接配套,把工作做细、做实。市、县政府和高校要在完善市场,消除障碍,疏通渠道和调动积极性上下工夫。今年年底,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要对各有关部门和各地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一次督查。
四是要加快就业市场建设,完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要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各主办单位要有全局意识,主动探索有效合作形式,使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资源共享,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及时的、充分的供求信息。各级人才、劳动力市场要专门开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窗口。毕业生就业市场关键要有效果,不要追求规模过大的有形市场,要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各高等院校要加快建成与省、市、县三级市场信息交互的就业网络平台,逐步把各类就业市场融为一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共同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五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缓解毕业生供需的结构性矛盾。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要把人才培养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做好人才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工作,定期向社会公布。高校要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开展综合分析,为招生、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