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子备考锦囊丨余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24年03月12日 来源:北京大学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学生姓名:余潇

毕业中学: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就读院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在奋进路上,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就如同拥有了指明方向的灯塔,让努力变得高效且有意义。寒窗十余载,我在学习上有些许心得,于此处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二。

心态——学习的第一粒扣子

“扣好学习的第一粒扣子”,这第一粒扣子就是心态,而这也是我把心态问题放在第一个谈的原因。所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要想找到攀登顶峰的路,必须先拥有良好的心态。很多人认为好心态仅仅在考试过程中大显神通,但实际上心态应该分为“备考心态”“考试心态”两部分。

01 备考心态

第一种重要心态是“备考心态”。“备考心态”占据了学习生活的绝大部分,良好的备考心态是打好考试持久战的利刃。从过程决定结果的角度来看,“备考心态”远比“考试心态”重要。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自己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的梦想。高三时,我深深喜欢上了北大,喜欢它的热烈与开放,也喜欢它的沉稳与包容。正是这样一个梦想,让我拥有了无穷力量。“心之所向,素履以往”,鸿鹄之志让人不再纠缠于人际关系和生活小事,甚至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我不再觉得学习枯燥,也不再埋怨课业繁重,因为我知道,这些都是为了心中矢志不渝的梦想。生活难免有高低起伏,但不能因为眼前的困境就忽略了远处的光!

那么,如何明确并坚定自己的梦想呢?第一步是了解,如果心中已经有一个大致方向,那可以在闲暇时主动关注相关的信息;在了解的过程中,就可以让信念变得越来越坚定。第二步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到,TED演讲中说,拥有“动力感”的标志是“知道怎么做”和“相信我能做到”。北大是人人向往的地方,但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能真正做到把它当作自己的动力源泉?这是因为许多人不相信自己可以考上北大。如果是一个注定遥不可及的目标,那努力或者不努力,结果似乎没有差别。这样一来,动力感便无从谈起了。

其次,备考中不可或缺的,还有“活在当下”的心态。考虑后果是人的本能,但是有时候顾虑太多却会让人停滞不前。总有朋友和我抱怨,很担心最后得不到期望的结果,觉得焦虑但无可奈何。适当焦虑可以让人保持高效,但是像这样的过度焦虑却会分散我们宝贵的专注力。“后悔过去和担忧未来都是在扼杀现在。”《被讨厌的勇气》中说,人的目光就像灯光,照亮整个剧院的时候,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清晰可见;但如果只聚焦在舞台上的时候,便连前排都看不清楚了。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担忧过去或是未来,只能说明你没有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当下。

我认为把人生说成一条线其实并不准确,人生更像是一个一个连续的点,也就是说,人生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的。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此时此刻”这个点,而不是人生的整条“线”。有了“活在当下”的心态,我发现我更能从学习这件事本身中获得满足感,漫长的备考时光也不再枯燥难熬;减少了对结果的精神内耗之后,我逐渐明白“过程即是意义”,我会把几乎所有精力用于在每个“当下”翩翩起舞。

此外,“拒绝比较”的心态也很重要。当我们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出现自卑情结等心理问题。那么,怎么样才能不和别人比较呢?我会问问自己,“别人成功”是别人的事情还是我的事情?答案显而易见,这是别人的事情。然后我再追问自己,“我要变得更好”这件事需不需要焦虑情绪的参与?能不能换一个更积极的情绪对待?经过这样的思考,我就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差距,并能以昂扬的姿态投身于改变了。

高三时,我的一位朋友经常可以取得很好的数学成绩,但我总是无法提高。在羡慕她的同时,我产生了“我是不是学不好数学”的自卑感。但我很快意识到,“她数学好”是她自己的课题,我既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对这件事做出评判,我能做的只是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要想提高我的数学成绩,我并不需要过度的焦虑情绪,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做”上,然后及时调整我的方法。积跬步,行千里,“追求卓越,成功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低头赶路一段时间后,我回首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是,“拒绝比较”会不会让人失去动力,陷入“躺平”的困境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拒绝比较”指的是“不和别人比较”,我们应该做的是“和理想的自己比较”。和理想的自己比较时,就不会再产生“我没有别人好”的自卑感,因为“理想的自己”也是自己,是我可以成为的自己,而不是遥不可及的别人。瞄准目标,风雨兼程,当回头望望走过的路时,自然而然会产生“我离理想的自己更近了”的成就感。这样一来,进入正反馈调节机制的自己就有不断向上生长的动力了。

最后,备考过程中还需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心态。首先,每个人都不免经历失败,但“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很多人因遭受挫折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针对这一问题,要“先坦然接受,再力求改变”。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所以不要苛责自己,应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重新审视这次失败。失败本身并没有意义,从失败中获得的东西才有意义。当失败来临的时候,不要忙着给自己找借口,也不要因此全盘否定自己,而是要冷静下来,认真想想,自己在过去的备考和考试过程中有哪些方法和心态出现了问题,可以把这些写下来,或者和老师沟通,这些都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好方法。

其次,在备考过程中,有的同学会追求完美得滴水不漏的复习。但就我来说,我觉得复习不必追求完美,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要接受它的不完美。在考前最后冲刺阶段,不是把笔记从头到尾全部复习一遍,而是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专项复习。也许这样会遗漏一些不懂的知识点,但是复习薄弱点最密集的几个部分才是性价比最高的。这样一来,“没有时间复习了”的焦虑也就烟消云散。如果没有“接受不完美”的心态,上考场前仍有知识没复习到的时候,考试心态便会大受影响,如果认为自己“没有全部复习完所以会考不好”,那结果当然也不尽人意。

02 考试心态

第二种重要心态是“考试心态”。“考试心态”直接决定了思维的灵活度和试题时间的把控,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首先,需要有“专注过程”的意识。这本质上还是“活在当下”,即只专注于手上的题目,不去想前面和后面的题以及考试的最终结果。以高考为例,在“一分干掉千人”等思想的加持下,许多同学在考试中变得患得患失。“这道简单题我都做不出来,最终成绩会不会比平时后退很多啊”,这么想的时候,你已经掉入了“内耗陷阱”。在一道题目上徘徊不前,只会破环考试的节奏和思维的冷静。

回到问题本源,当在考试过程中过分担忧考试结果时,我们不仅会变得畏首畏尾,还会陷入“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比“备考焦虑”更为致命,“考试焦虑”让我们无法发挥出原有水平,甚至让我们考试彻底失利。

那么,只专注于眼前的题目会不会导致沉迷其中而不能把控好考试时间呢?答案是否定的。考试前对时间应有大致分配,那可以用在这道题上的时间也心中有数,虽然仅专注于这一道题,但是内心的紧迫感会驱使我们快速高效地解决它或是暂时跳过它。这样一来,始终保持高效,便不会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

此外,还需有“正视紧张”的心态。研究表明,采用否定句的心理暗示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不能用“不要紧张”这个否定句暗示自己,而是说“紧张了也没事”。不要觉得紧张一定是件坏事,适当的紧张反而会让我们充分激活我们的思维,从而发挥得更好。考试如同海上行船,狂风骤雨固然危险,但平静无风也会让船难以扬帆。

最后,是“解决不确定”的心态。考试时总会想要把控全局,但这样的心态让我们经不起挫折,遇到不熟悉的情景时,就容易自乱阵脚,满盘皆输。因此,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追求“确定”,而是解决“不确定”。对自己说的不应该是“我可以在考场上做好一切”,而是“我会遇到困难,但我可以随机应变”。不要刻意告诉自己“我非常厉害,我一定会成功”,而要告诉自己“无论什么结果我都接受,但在结果来临之前我要拼尽全力”。也许,面对考试,更需要一份苏东坡式的旷达。

基础方法——学习的制胜法宝

学习方法数不胜数,涉及的方面不可胜计。我认为,适用范围广,且经过反复提炼总结的方法,才是更本质也更普遍适用的方法。宏观方法就是这样的方法。

01 第一步:感知

宏观方法的第一步是“感知”。如果说学习是“输入转变为输出”的过程,那“感知”就是“输入”,它不仅仅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陌生概念,并且高效地提炼总结,还为进一步的“反思”夯实了基础。一个懂得学习的人一定有非常强大的感知能力,这样的人可以敏锐地洞悉自己的思维过程,并且从中发现漏洞。

首先,在学习陌生知识方面,“感知”意味着可以迅速对陌生概念产生较深刻的理解。这种感知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所以,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培养强大的感知能力。

第一,面对一个陌生概念时,可以下意识地找到关键词并归类。比如,“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生物体或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这个概念,先找出几个关键词:“分裂、分化后”、“完整生物体”、“其他各种细胞”、“潜能”,再将这些关键词归类:“分裂、分化后”是前提条件,“完整生物体”和“其他各种细胞”是关键性质,“潜能”则说明了“细胞全能性”的属性,表明正常情况下不会显现出来。如此一来,对“细胞全能性”这个概念,我们便有了一定认识。

第二,想要进一步感知“细胞全能性”这个概念,还需要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比如,“细胞全能性是针对一个已经经过分裂和分化的细胞而言的,它可以自己发育为一个新的生物体或其他各种类型细胞,但这种能力在某些条件下才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把自己的表述和原表述进行对比,时常能发现自己对这个概念理解的漏洞。而且,将知识重新输出的过程中,你对它的记忆与理解又更深刻了。

第三,为了灵活运用这个概念,还需要运用它来举例子。就上面一个例子而言,就会想“特殊技术可以把植物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培育成新植物,这是不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呢?”这个过程有点类似背英语单词的时候记例句,当一个抽象概念被放在具体语境中的时候,它就更加容易被理解和记忆了。

其次,在提炼与总结方面,“感知”方法更是重要。当遇到一道数学题的时候,无论做得正确与否,我都会认真研读答案,然后问自己,“为什么我和出题人的思路有差别?出题人是根据题目的哪个条件产生的想法?我和出题人的切入角度有何不同?出题人解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正向推导还是反向假设?”这个过程,就是“感知”。“感知”好像一场和出题人的心理战,需要我们认真体会出题人的思维过程,在反复追问和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渐抽象、总结出一套更深层次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正是“做一道题,会所有题”的关键所在。

以上听起来都只是在讲述如何做题,似乎话题很小,但实际上,这种感知能力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学习一门新技能的时候,这种感知能力会促使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和高手有差距?是哪个环节让我不能更好地完成?高手做事的思维方式或是心态和我的有什么不同?”养成“感知”的习惯,让我对世界保持好奇心,不会麻木地“因为要做事所以去做事”。对这个世界的敏感度提高之后,我总是能够更快地调整我的“方向盘”,让人生在正确的轨道上不断前行。

02 第二步:反思

基础方法的第二步是“反思”。“反思”不仅充当了“输出”中的一部分,还在“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反思分为多个层次,从基本的反思到“对反思的反思”,逐层升华,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模式进行较为彻底的总结。

基本的反思是指对错题和考试初步的总结。这点与“感知”有所重叠,但多了一步是“反思”不仅要回答“为什么”,还要回答“怎么做”。这个过程中,我通常会把思考过程写在本子上,因为只在大脑中思考往往得不到具体而本质的解决方法。

比如,再次做错了曾经已经错过的题目时,不能笼统地想“那以后应该多复习错题”,而是要尝试在纸上写下来,并且采用箭头等方式将追问的过程呈现在纸上,如“我记不得这道题是因为当时整理错题的时候仅停留于抄下来,而没有深度思考吗?是不是还有没能理解方法的本质,所以不能熟练运用的原因?那我以后要怎么样保证错题的按时复习?可以制定每周计划吗?怎么制定?”还可以继续追问,但此处不赘述了。人在写字的时候更容易专注,而且写字的速度比思考的速度更慢,给大脑留足了思考时间,得到的东西当然也就更深刻了。

“对反思的反思”让我联想起黑格尔思辨逻辑中的“否定之否定”,顾名思义,“对反思的反思”就是在反思之后提高维度,进一步对这个反思进行反思。还是以上面的错题反思为例,我会思考“我的反思过程是真的有意义的吗?这样的反思模式是有效的吗?我反思的视角是否正确?”在“对反思的反思”这个过程中,有时候,我会发现我总在反思我学习的思维方式上的错因,但忽略了积累等方面的原因;有时我又发现,我总在反思“这个思路是怎么得来的”,却没有深入思考“这个方法怎么灵活运用在其他题目上”。进行“反思之反思”之后,我常常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就好像以为朝正确的方向走了很久,但从山丘上看的时候才发现早已偏离了路线。

当然,知道了这两个方法还远远不够,坚定地执行它们才能让其发挥作用。想要坚持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吃苦的习惯”。说“吃苦”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状态”,是因为吃苦需要惯性,而“状态”是即时的,是可以轻易改变的。有些同学进入高三总会觉得难以承受高强度学习,这不仅仅有巨大压力的影响,还与高一高二的学习状态有关。高一高二时,我就没有懈怠,刻苦学习,培养了“惜时”和“高效”的习惯,所以在进入高三的时候,我并不觉得吃力,即使在高压环境下也不会自乱阵脚。

自律的前期是新鲜的,自律的中期是痛苦的,自律的后期是快乐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要想养成坚持的好习惯必须要咬牙度过痛苦的阶段。“把自律变成习惯”,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养成“感知”和“反思”的好习惯指日可待!

具体方法:学习的鲲鹏之翼

基础方法如同建筑框架,而具体方法如一砖一瓦,基础方法虽凝练本质,但想要有完整的学习体系,那还要掌握各种各样的具体方法。探索新知时,应该分“构建宏观框架”“把握微观细节”两个模块,这两个模块都有各自对应的具体方法。

01 构建宏观框架

有的同学总会有“记不住知识,感觉内容太多太乱”或是“考试的时候想不起来有这个知识点”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构建宏观的知识框架。如果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宏观框架作为“树干”,那诸多细节就如同叶片,可以依附于知识框架存在。当想要调用某个部分的知识细节的时候,只需要根据大脑中构建的知识框架定位到相应位置,然后选取相应细节。

此外,有联系的事物更容易被记住。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宏观框架,细节知识点“无处安放”,不能与整体联系起来,那自然就出现“内容太多太乱,记不住”的问题了。

对于中学生来说,上课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为了把握宏观知识框架框架,可以在课前和课后下一些功夫。

课前,可以快速浏览目录和小标题等。这样,上课时老师讲的知识点就可以即时归类到宏观框架里。有了“清楚老师在讲哪个模块”的认识,记忆知识点也会容易许多。而且,这种学习模式就像是把学到的知识归类进一个一个的盒子里,归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到目标盒子,还要确定目标盒子在整体中的位置,那新学的知识就很容易和前面学习的其他知识通过“盒子定位”的方式联系起来了。

课后,可以通过做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梳理知识。完成思维导图花费的时间不少,但如果把思维导图利用好,就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明确做思维导图的目的。做思维导图时,“写”本身并不是目的。许多同学做思维导图仅仅是将笔记上的知识点照抄在思维导图上,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还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做思维导图的目的是“引导思考”,在梳理框架的时候,最好把大脑中的知识“默写”出来。值得注意的是,思维导图切忌将知识详尽写出,否则效率会大大下降。当写到某个小知识点的时候,应该在大脑里回忆相应的应用场景、相关概念、易错点等等。

另外,如果在梳理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想法或者有了新角度的理解,应该立刻写下来,因为这正是你进一步内化这个知识体系的表现。看着自己一点一滴理解一个知识体系的过程会让人有很强的成就感,此之谓“学习的乐趣”,同时,这也是让自己坚持下去的源源动力。

02 把握微观细节

虽然构建了宏观框架,但把握微观细节仍然需要其他方法的加持。如果没有这些细节的“枝叶”,空有“树干”毫无用处。

首先,每时每刻都要注意细节的积累。可以准备一个小记事本,每当遇到细节的知识点或者易错点时,就积累在这个小本子上。久而久之,这本小本子会成为查缺补漏的法宝,考试前浏览一遍,可以让自己对细节的把握更精确、全面。这样的小本子有两个好处,第一个好处是可随身携带,无论何时,只要发现易错点或知识点,都可随时记录;第二个好处是它便于装在口袋中,碎片时间里方便翻阅。虽然“碎片时间”可能只是短短几分钟,但一天之内不同时间段的“几分钟”却可以达到反复记忆、加深认识的惊人效果。我甚至会把每天作业错题的错因简单记在这本本子上,日积月累,我就能真正记住并消化做过的题,考试也很少再犯相同的错误了。

其次,要把细节知识点联想记忆。比如说,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的时候联想之前学的知识来进行解释,这样不仅可以从新的角度来理解新知识,还可以让旧知识得到复习与应用。

此外,“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更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这种“将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的方法不局限于某个学科。比如,我时常思考,为什么背英语单词的时候总是有的单词能记住,而有的单词记不住呢?我认真对比了二者的记忆过程,发现能记住的单词总是通过衍生词、对比、词根等等方法与其他单词产生了联系,从而被记住;而记不住的单词往往没有常用词根或是衍生词等,难以让人产生联想。从那以后,我背单词的时候会刻意地将已知词和未知词通过对比记忆、词形联想、例句等方式联系起来。当我把这些细节联想记忆的时候,背单词的效率就大大提升了。

基础方法凝练而深刻,与思维模式息息相关;具体方法细致而广泛,与实际行动密不可分。基础方法是具体方法的高度总结,而具体方法是基础方法的实践应用。但是,这两个方法的核心都可以进一步提炼成四个字——“自主学习”。以上叙述中,总是离不开“思考”,“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学习如此,生活亦然。不仅要“能思考”,还要“会思考”,其中的奥秘,只有自己探索才能真正领悟。

自古沙场征战,英雄多出少年。在当今时代浪潮中,我们更应“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韶华不为少年留,空谈方法无益,唯实践方可找到属于自己的航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