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家长谈丨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2024年01月08日 来源:北京大学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学生姓名:湛凯雯

毕业中学:广东实验中学

就读院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各种教育方法满天飞的时代,为人父母总想借鉴别人通向成功的路,然后让自己的孩子也能快速走向成功,但付诸行动时,却找不到可以直接套用的方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应该怎么做?下面我结合自身经历,从家庭教育方面谈谈个人的理解和做法,以期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一、理念指引:健全人格、尊重个性

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的结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父母的作用不是体现在其知识水平的高低,而体现在其持有的教育理念,对孩子了解的程度,对培养孩子兴趣、特长、习惯和品格所做的努力。教育理念决定行动策略,我认为以下两点认识很重要。

1. 教育的主体是孩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塑造孩子的思想品格、激发孩子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

教育的主体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人,这是教育与其他工作最大的不同之处。教育旨在把人唤醒,点亮和激发每个人内在的成长欲望和动力。有一段话说得很好:“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教育有两大主要任务:立德、启智。立德是教育要解决的最根本和最本质的问题。诚实、正直、勇敢、谦虚、宽容、慷慨、乐观、坚韧、善良、感恩、尊重、自律、专注、奉献、信仰、耐心、谨慎、热情……这些都是立德的内容。立德应从小处着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启智不只是看考试分数高低,更要看通过教育后孩子在兴趣、习惯、学习能力、自律能力、专注能力、执行能力等方面基础素质是否有所提高。

提高分数和提升基础素质都需要投入时间。为了提分可以把学生的时间排满,多补几节课,效果或许立竿见影,但这种单一的指标不能起到长期的激励效果。基础素质的提升,尤其是自律能力的提升首先要让孩子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主动权,让孩子主动思考、探索,在实践中累积。基础素质提升的关键时期就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因此把时间花在哪,谁该拥有时间的支配权,都是值得父母深思的问题。

2. 教育是要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在尊重个体的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

每个人的性格、智力、自我意识千差万别,成长环境也不一样。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每个人存在差异也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杨绛先生说:“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自己成为自己。”是“树”还是“花”,不是贵贱优劣的标签,而是用来比喻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教师、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认识自身的特长,分辨出自己是“花”还是“树”。无论是“花”还是“树”,孩子的未来都有无限种可能,是“花”就绽放自己的美丽,是“树”就展示自己的伟岸;“花”不需要天天仰望“树”的高度,“树”也不需要羡慕“花”的色彩。

理解和尊重个体差异,还体现在理性看待教育的过程和结果。一方面,对不同人来说,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即使教育的过程相同,最后的结果也会不一样。另一方面,分数这个单一的指标不能展示个体的特长,偏偏有很多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如此就无异于把孩子的学习过程当成是高空走钢丝,整天提心吊胆,但也改变不了结果。

因此我更愿意把学习的过程看作游泳,不以快慢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指标,孩子可以仰泳也可以蛙泳,可以在水面嬉戏也可以潜藏水底,可快也可慢,是一个张弛有度而又可以自由掌控的过程,更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每个人都能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到达对岸。

因材施教就是要像园丁一样,用养花的方法来养花,用种树的方法来种树,使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模仿别人。每个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确立合适的发展路径和目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关注的不只是结果,更应该是孩子态度的变化、努力的程度和进步的大小。也唯有如此,方能在内卷的浪潮中保留淡定、从容和理性。

二、具体行动:润物无声,持之以恒

曾有人问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我说孩子取得今天的成绩不是因为我付出很多,而是她自我成长的结果。如道德经里边所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我认为这是教育最理想的图景。如果一定要说我曾做过些什么,我想以下几点是稍为值得一提的。

1. 关于自主、自律方面能力的养成

有这样一句话:“自律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一定自律。”我始终认为知识的学习主要得靠学校的老师和孩子自己。这里与大家分享几件小事和体会:

第一件是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我曾给她制定过一份每周计划表,列出一些她每周要做的事情,也会规划看电视时长之类的,让她按计划完成,然后按情况给予适当表扬或奖励。我一直认为规划统筹和自律自主的能力很重要,希望能锻炼一下孩子相关的能力。虽然这个计划实施效果并不好,坚持时间也不长,但我把意识留在了孩子的心中。

第二件是初学钢琴时,孩子喜欢有人坐在身旁陪她练琴,如果妈妈在家,她就一定要拉着妈妈坐在身边。我和她说学琴是自己的事,我不会坐着陪她练琴。人其实都有依赖性,我们需要想办法降低这种依赖性。

第三件是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正在咳嗽的她看到别人吃雪糕也想吃,我告诉她吃了雪糕咳嗽可能会更严重,她还是选择要吃,吃完后咳嗽果然更严重了,此后她咳嗽时再也不会吃雪糕了。因此,要允许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适当试错,孩子的一次经历可能会比父母的一百次说教效果更好。这也是孩子从他律走向自律的必由之路。

同时要注意,过多的干扰有害无益,孩子玩耍时家长不要在旁边喋喋不休,干涉孩子做这个或做那个,不以任何理由肆意中断或者打乱孩子玩耍的进程。

第四件是从上小学第一天开始,我就不检查作业,不在作业本上签名。当然我不是不重视家校沟通,而是想让孩子知道她自己、老师、家长的责任各有不同。我认为家校沟通目的不只是着眼于孩子的成绩,而是要让孩子热爱学校,树立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幸运的是她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每天回家后会第一时间把作业写完,这一点我们算是配合默契。

自主、自律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作为父母我们也做到言传身教。例如在孩子面前,我们从不乱穿马路,也不会出现我们看电视而让孩子去做作业的情况,平常答应孩子的事就尽力做到,如果觉得做不到的,就不要随便答应。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百分百做到像曾子杀猪那样言出必行,对于因条件变化而无法完成的事,要有充分理据来加以说明。这是自律、自主的体现,也是诚实、守信的体现。

优秀需先从自律开始,而自律的养成来源于日常的一点一滴。不管在当时看来是否有用,我们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来处理生活中的小事。在初三中考前夕,她在电脑上做了一份很详细的时间计划表,把每天每科的用时长短都列出来,并严格执行。后来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她都表现出高度的自律和主动,这是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养成的。

2. 关于兴趣、个性方面的培养

兴趣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基础,做自己感兴趣、觉得有价值的事,更容易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幼儿园、小学阶段是孩子寻找兴趣的主要时期,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并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想学习,而不是要孩子学习,就是家长的任务。

兴趣的培养需要家长适当的引导。比如现在很多人都会沉迷于手机和网络游戏,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QQ空间推出了很多小游戏,很受大众欢迎,当时我每天去接她,她就会拿我的手机来玩一会。我与孩子分享了一个观点:所有的游戏设计的套路都是先充值后过关升级,游戏的套路是固定的,但设计游戏的人是活的,所以游戏就周而复始,没有尽头。真正高级的游戏应该就是现实生活的学习,每天都有不一样的挑战,靠充钱升不了级,只能靠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升级。后来有一天,孩子若有所悟,理解了这个观点,自此就很少再玩游戏了。

榜样的引领、成功的体验、丰富的活动是提升兴趣的有效方法。女儿接触篮球、坚持写游记等,就得益于别人的影响。此外,在孩子初中之前的每个周末,我们坚守两项原则:一是一定要保证有一天是不安排任何兴趣班的,这天的任务就是玩耍,如约上同龄伙伴去野炊,逛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商场,到处找地方吃吃玩玩,甚至是在家发发呆也好,总之就是要保证有一整天的时间去经历不同的事。二是不报学科类的培训班,只报兴趣培养类的班,目的就是保证孩子可以在学习之外,发现自己更多的兴趣。

兴趣的培养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我们在处理日常事情,比如学跳舞时,都会先征求孩子的意愿,但也会提出要求,一旦报名一定要学完这期,是否继续下一期完全由孩子决定。长此以往,在中考报名、高考选科、高考填志愿等重大事情上,她都有自己的判断,我们也会给她提供一些分析意见,一起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哪怕她最后选择的与我们预想的不一样,我们也无条件支持她。

以家长的决定代替孩子的决定,压制了孩子的兴趣,孩子就会缺乏挑战困难的驱动力,也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意识,最终泯灭孩子的个性。孩子的选择始于感兴趣的事,能坚持下来则需要责任、信心和毅力,最终成就的是孩子自己。

三、最美期待: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中也说:“生活在当下,不要在过去和将来中迷失。倘若过去和将来都无益于当下,那么他们便是毁掉了当下。”教育就是立足于做好当下。尽最大的努力就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即要结合自身情况,脚踏实地,努力拼搏,既不虚度自己的岁月,也不拔苗助长和好高骛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保持好心态,即立最高的志向,抱最好的希望,有最坏的准备,接受任何可能的结果。

理念很重要,但理念要落实到行动上。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摆渡人,不仅仅要知道撑船的方法,还要身体力行。如能如此,剩下的就只有等待花开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