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揭穿高招诈骗3个新套路

2017年07月13日 来源:阳光高考平台整理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套路一 以“发助学金”为名义的电信诈骗

去年,山东考生徐玉玉在大学入学前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声称有一笔2600元的助学金要发放给她。在没有任何心理戒备的情况下,徐玉玉按照骗子的要求一步步完成汇款操作。最终,不仅9千多元的学费被骗走,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以“发助学金、奖学金”为名义的电信诈骗是近期出现的照骗新招数。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学校工作人员,假借办理减免学费、补发助学金、困难补助、教育退费等名义,诱使受害人到ATM机上按其要求操作,转走受害人卡内现金。

招生高校官网一般会有“新生必读”“报到须知”等提醒,其中包括学生报到当天要缴纳的费用和途径,如在哪里缴纳学费、住宿费,教材如何购买等。学生要仔细阅读相关内容。学校不会以任何名义收取学费、住宿费以外的费用,凡是以学校名义收费并要求打入个人账户的均可视为诈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廷民表示,学生如果接到类似要求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的电话时,要到官方渠道验证,比如登录学校官方网站查看是否有相关通知、要求,拨打学校有关部门或银行的官方电话咨询核实,切不可轻易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短信、微信、QQ中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最好不要点击,更不要随便输入银行账户和密码。学生可牢记以下几条原则防诈骗:一是接电话,不管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二是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三是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一律挂掉。四是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五是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学生如能做到这几条,基本上就不会上当受骗。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不少诈骗分子会在新生招录时冒充教育部门、学校、基金会等工作人员,以发放奖学金、助学金、教育退费等为名,引诱学生及家长上当受骗。因此,学生和家长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电话、短信、微信中的诈骗信息蒙蔽。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详见《高校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所有资助项目均不要求学生预先交纳任何费用,不要求在ATM机或网上进行任何操作。如有类似要求的,千万不要相信,以免上当受骗。



1 [2] [3]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