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厂中校校中厂”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2014年08月18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该院数控专业的学生正在进行实训。每位同学都紧张地按照图纸加工产品。但与一般实训不同的是,他们在这里加工的产品不是老师或者学生自己的设计图纸,而是内蒙古晶新科技有限公司定制的产品。

“我们经常接到这样的任务,给一些企业加工工件。我们接到加工任务,要先熟悉设计图纸,再按照图纸加工工件的要求在数控加工中心上进行程序编写,然后试件,做出工件。”交谈中,王浩对这种生产性实训大加赞誉,“课堂上学的理论,能和实际结合起来,我感觉非常好。”

近年来,该院学子屡屡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信息技能大赛等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大奖。其原因就与该院构建理论实践、技能训练、生产实习三大阶段递进式实训平台,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分不开的。

按照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构建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教学工厂”厂校高度合一的新模式,使其具有教学、生产、实训、培训、考证、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实现“教学”和“生产”两个目标,真正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

据记者了解,该学院与内蒙古晶新科技有限公司、创维电子(内蒙古)有限公司、内蒙古TCL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4个“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实训、就业、创业”基地。

今年7月份才毕业的刘颖已经在内蒙古TCL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班快4个月了,每个月工资有近4000元。她对记者说,多亏了她的母校与她所工作的单位有校企合作协议,让她能来单位实习,并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就留在单位正式上班,拿工资。

刘颖只是学院“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受益学生之一,像她一样的毕业生每年有上千名。

据学院院长祁柱晓介绍,学院定期分批次组织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在企业资深技术工程师和校方教师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就业打造坚实的基础。“厂中校”以真实职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岗位职业规范训练,延伸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功能,为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提供真实实践研究的场所。

学院副院长巴根那认为,“厂中校”让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而这一模式就是要解决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问题,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打通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记者 李玉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