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紧扣“应用技术”做文章

2014年04月23日 来源:光明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紧扣“应用技术”做文章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才培养闯新路


又到就业季,又迎来这样的尴尬:学生、家长反映就业难;企业却抱怨难以找到想要的人才。那么,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院长卢冠忠这样解答:市场最缺的是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是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是能实际解决问题的人才。在办学实践中,这所将“应用技术”作为校名的高校,也在人才培养中紧扣“应用技术”做文章,围绕“应用技术”下功夫。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有个“工程创新学院”。这个起步于2009年的新学院,被定位为工程教育改革的试验田。目前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两个专业,共有160名学生。

创新学院强调实践能力,希望学生们带着想法学、拿着产品走。学院采取平台+模块的思路设置课程,理论课注重工程技术基础、通识和知识系统性;实践课则满足个性化和分层需求,按照“基本型”“工程应用型”“工程设计和研究型”,开设多个模块,帮助学生发展个性、提升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在2013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电气学院林伟老师研究团队的展品《JB8000型传送带式食品放射性检测仪》被大会主委会评为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该项目当场被两家企业看中,签下了1.5亿元的大单。大四学生史晓东就是研究团队中的一员。史晓东的成绩算不上特别优秀,能被林伟慧眼识中,是因为他极强的动手能力。史晓东告诉记者,当时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对应用环境不了解,缺乏完成具体企业项目的思路,为了帮助自己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工程师这一身份的转变,林伟带他走进了真正的公司,现场学习公司工程师们是如何完成工作的,并指导他按照企业具体项目开发的时间表,不断分解项目方案的思路和步骤。

像林伟这样将学生带进企业进行实地演练,对学生实施产教结合培养的老师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还有很多。学校加大了青年教师下企业工作实践的执行力度,规定4年内试点专业专人教师完成至少一次的企业工作实践,从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入手,培养符合社会用人需求的专业人才。2013年,学校的毕业设计中共有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1345项,占总数的36.1%。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有个企业界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14位来自企业的特聘委员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并参与教学工作的重要决策,可以对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学科专业布局、教学机构设置、专业设置与调整及教学管理模式发表意见。多位来自企业的专家走上讲台,成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重要的教学力量。目前,学校专家信息库中已有108位企业领导、总工程师、经济师等工程技术人员,开设企业专家授课课程100余门。

据了解,根据国家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在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基础上,今年又启动了“高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因此,学校将继续加大企业专家进行课程授课的力度,邀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对这些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法和心理学等培训,使他们能够成为“教授型工程师”,更加胜任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