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职业学院开办私人订制“宝马班”引争议

2014年03月31日 来源:新华网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豪华定制“宝马工人”靠谱吗?

——湖南一职业学院开办“宝马班”引争议

 

新华网长沙3月29日电 斥资千万,每年仅培养二三十名学生;学生出行坐飞机、住五星级酒店;上课有茶歇,免费提供咖啡茶点、毕业合格即可进入宝马工作……这些场景并非贵族学校,这是不久前网络上曝光的湖南一所公立职业院校“宝马班”学生享受的待遇。

企业“私人订制”的“宝马班”专为宝马培养“准员工”,看似契合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要求,但仍引发不少质疑:“高大上”的特权待遇是否侵占其他在校生的教育资源?“一掷千金”的培养模式是否必要、能否复制?

豪华“宝马班”:发电脑、坐飞机、住五星

“宝马班”教学楼坐落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一角,1580平米的教学区域十分气派,完全按照宝马4S店面装潢。步入其中,蓝白相间的BMW标识十分醒目,然后映入眼帘的是宝马公司的文化背景墙。

该教学区域功能十分齐全,包括多个理论教学单元和实践操作间,甚至还有茶歇区。理论教学单元属小班教学,皆配备中央空调。实践操作间里陈列着多款崭新的宝马车,各类发动机和数据设备一应俱全。而在专门的茶歇区,摆放着大屏电视、精致桌椅,吧台后面有咖啡机和微波炉。

此外,学生每人派发电脑,教学楼设有无线网。甚至老师和学生外出培训时,都是坐飞机往返、住五星级酒店。

职院汽车运用系主任李治国介绍,这层豪华的教学区域共斥资1300余万元,其中校方支付600余万元,宝马公司支付剩余费用。

为何要采取如此高规格的培养模式?“宝马公司认为,如果员工自己都没体验过优质服务,怎么能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这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李治国说。

企业“私人订制” 学校对口培养“准员工”

李治国介绍,“宝马班”是2012年宝马中国与学校合作开设的定向委托培训基地,这样的基地目前全国共有15家。简单来说,功能就是:企业“私人订制”,学校对口培养符合宝马技术要求,并适应宝马文化的“准员工”。

“学生在大二下期报名,经过企业出题的笔试、经销商面试等环节,从数百名学生中选出22名,第三年进入‘宝马班’学习。”李治国说,与传统课堂不同,“宝马班”采用的是工学交替培养,学的是专门针对宝马车的理论和技术,还有大半时间在4S店实习。

学生杨明军说,“宝马班”压力很大,每个模块的课都要求先在网络课堂自学,上课前要测试自学效果,此外还有阶段考试、模块考试等,“任何一次测试不及格就记黄牌。3次黄牌就会被淘汰。”

记者了解到,学成后,企业会对学生能力进行初级认证,然后签署就业协议。宝马学徒员工需要工作3年才能报考初级认证,而在学校只需一年。

李治国介绍,该校还有类似模式的“保时捷班”“通用班”等。李治国将这种模式比喻为“订单培养”,关键词是“校企合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业内人士认为,校企合作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对接市场要求培养人才。

“订单培养”是否公平?利弊几何?

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课程模式是依据既定的教学计划授课,这种模式在保证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同时,却导致高校专业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轨,不少专业的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苦恼。

在记者走访的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率高达97.5%,其中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湖南省南车电机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许多大型企业对技术工种的需求缺口很大,有时一门绝活比本科学历更受欢迎。“车间里的工人月薪五六千,办公室做文书的大学生月薪两三千,这说明大学教育对接企业需求的程度远不够。”

然而,“订单培养”却也存在争议。企业“私人订制”,花大力、下血本培养,教的内容都针对单一品牌,这样的模式会不会导致学生就业选择面狭窄?会不会引发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李文明并未进入“宝马班”学习。他告诉记者,自己并不羡慕“订单培养”的学生,“在普通班学综合技术,以后就算公司倒了还能自己开店创业,不会饿肚子。”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自立认为,由于企业资助激励,校方会将最好的学习环境、师资力量和实习机会分配给“订单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培养方式,也引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诟病。

例如,宝马培训基地建成之前,原为“汽车实用中心”,用于给所有学生授课。但基地建成后大多用于“宝马班”和宝马公司在职员工培训,其余学生使用机会偏少。此外,“宝马班”老师均是合作企业选拔和认证的优秀师资,普通班同学享受优秀师资的机会小得多。

“学校高规格培养‘订单’学生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侵占其余学生的教育资源,导致严重的失衡。”郑自立说,“订单教育”确实引进了更为实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惠及学生群体较小,建议将这种好的教学模式扩大到非订单班级,让学生共享师资、硬件、实习机会等优势资源,“特别要警惕形成‘一校两制’的培养局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