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大赛的实践与探索

2013年04月27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校园大赛学生与总监同台竞技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大赛的实践与探索

  本报记者 周仕敏 通讯员 周治 实习生 覃欧

  “进来的是学生,走出去的是能手,大赛促学是个好帮手。”前不久,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第六届校园技能大赛上,7名企业室内设计师分别与35名学生组成的7个设计小组同台竞技,学生们在设计师的带领下,创作出完美的设计方案,得到评委高度评价。

  “这是对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深化校企合作内涵,打造精品项目的新举措。”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党源说。

  近年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办技能大赛,从冠名与赞助,逐步到校企同台竞技,走过了从初级到深化并不断发展的阶段,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企业行业共同办大赛

  “我带着5名学生完成了这套以‘魅力壮乡为主题’的设计方案。说实话,参加这场比赛,我花费了不少精力,甚至超过了我的一些商业作品。”回忆起前不久刚结束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技能大赛,北京百佳居装饰集团南宁分公司设计师何武感触颇深。他用“收获很大”这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第一次以企业代表的身份参加校园举办的技能大赛。

  为使竞赛内容更好与职业岗位对接,更贴近生产实际和企业要求,广职院与企业行业共同策划、共同组织大赛。参与程度从冠名出资、派出技术人员参与场地选择、竞赛内容确定、竞赛标准制定、担任评委,到赛后总结、提建议等全过程。

  艺术系的贺卡创意明信片设计大赛,引进广西邮政局的“绘出你的祝福”手绘贺卡比赛,南宁邮政局领导亲临现场指导。

  “大赛成了促进学生就业工作开展的助推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梁裕介绍,有些企业把竞赛过程直接作为招聘人才的契机,如与食品生产系合作的南宁大蜂城食品有限公司、桂颂坊食品有限公司在担任竞赛评委的过程中,直接挑选出技术实操能力强、职业操守好、能吃苦的学生作为企业技术储备人才。

  黄党源自豪地说:“通过联合办赛,企业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选到最合适的人才。教师学生可以在竞赛中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以此推动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这是一举多赢的探索。”

  技能竞赛拿“双证”

  在一次比赛上,2010级学生林海凭着操作规范、娴熟的技能水平,一举拿下冠军。大赛结束后,林海获得了荣誉证书和“中级钳工”职业资格证书。原来,为了更好地推行“双证书”制度,该学院职业技能大赛推行技能大赛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结合的做法。机汽系、计电系、管理系与南宁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合作,对大赛中与国家职业工种名称一致、成绩优秀的选手,同时颁发国家职业等级证书。

  梁裕说,以往为了参加区级、国家级和行业技能竞赛,往往需要进行人员的培训、场地和设备的准备等大量工作。如今各系都把这些校外竞赛和校内技能大赛有机结合起来,把学院内大赛作为区赛、国赛的预赛,把比赛内容、比赛形式、比赛方法以及竞赛标准和要求与校外竞赛项目对接,更好地为来年校外参赛做人才储备。

  如今,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职能大赛的影响已经不局限于该校范围。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财经学院等4个兄弟院校的学生也组队参赛,一次总决赛能吸引校内2000多人、校外200多人到场观摩。

  “老师走出去、企业走进来”

  这个学期,传媒系刘鑫老师的工作地点有所改变,他不再像以前一样到学校上课,而是到南宁市天一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上班,担任该公司的设计总监。南宁市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师李丽萍,这个学期则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上班。黄党源说,这是学院进行校企合作的另一个试点变化:开放式办学,学校老师主动走出去;资源共享,企业工厂进校园。

  2011年,该院有80多人次外出到企业挂职锻炼,有60多人次参加区内外进修、学历提高学习,有20人次出国培训;新增了校中厂、厂中校6家。

  “既然学校要培养出适应企业行业需求的学生,那么教师也得与时俱进,要主动走出去。”黄党源说。

  “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培养学生。只有教师转岗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不能再像以前,一本教材沿用数年。”黄党源说,有些订单单位提出的课程设置是市场上最稀缺的,甚至连市场上都没有这样的教材,教师只能根据需要,自己编教材,如果教师不到企业实践,又拿什么来教学生?

  对此,该学院通过走访企业、洽谈,形成了依托“校中厂”、“厂中校”,开展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的方案。如今,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同建设了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8个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了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与企业合作,以企业命名的“订单班”就有15个,课程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设置,企业消化大部分毕业生。

Baidu
map